巡迴特派記者劉戡宇台北-澳門連線報導╱
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籌組的「2016年澳門中學教師臺灣參訪團」一行34人,12月20至24日赴臺高校參訪,並關懷在臺澳生在校生活。
「2016年澳門中學教師臺灣參訪團」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組長李佩儒及吳金燕小姐帶領,在五天行程中,將先後訪問多所知名大學,並與在學的澳門學生座談,希望透過交流團增進臺澳教育交流,讓澳門居民進一步瞭解臺灣大學現況,以便為有意赴臺升學的澳門應屆高中畢業生更好地介紹有關情況,並藉參訪機會,關懷在臺澳門高校學生求學及生活狀況。
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組長李佩儒表示,「2016年澳門中學教師臺灣參訪團」在台北的行程,先後參訪龍華科技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及天主教輔仁大學,並與學校校長、國際長等教授及在大學就學中的澳門學生座談,聽取學校簡介及瞭解澳門學生在台就學的生活和學習情況。
參訪團首站抵達龍華科技大學,獲校長葛自祥、副校長林如貞、丁鯤等校領導熱情的接待,葛校長表示,該校以創意、創業、創新為辦學宗旨,非常重視產學合作,強調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與企業對接,目前共設有工程學院、管理學院、人文及設計學院3個學院、14個學系(機械工程、化工與材料工程、電機工程、電子工程、資訊網絡工程、企業管理、工業管理、國際企業、財務金融、資訊管理、應用外語、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文創與數位媒體設計、觀光休閒),以及8個研究所碩士班,現時全校有11,000為學生,其中有775位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境外生。
參訪團第二天參訪臺北醫學大學,獲該校國際長蔡珮珊、國際事務處外國學生事務組組長陳淑瑋及就讀於該校的澳門學生熱烈接待,並由蔡珮珊國際長介紹北醫創立於1960年,是一所醫科專門大學,現設有10個學院(醫學院、口腔衛生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醫學科技學院、醫學工程學院、人文暨社會科學院、管理學院、營養學院),3間附屬醫院,3,000多張病床,為臺北地區最大的醫療體系之一。學校現有學生6千多人,有318位境外生,其中來自澳門的學生有45位,主要就讀於醫學系、藥學系、醫務管理學系、醫學檢驗及生物技術學系、保健營養學系及公共衛生學系等。該校校訓「誠懇樸實」,並著重以學生為中心的全人教育,同時教育與專業能力並重,以培養兼具人文關懷,社會服務熱忱及國際化視野的傑出人才為目標。學校現有盟校170個,橫跨五大洲的33個國家和地區,透過教育提升醫療水平,造福人類健康。
下午參訪團參訪天主教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學術副校長袁正泰、教務處教務長龔尚智,及就讀於該校的澳門學生生活座談,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表示,輔大創建於1925年,至1959年在台灣復校,是亞洲僅有的宗教大學,目前設有11個學院(醫學院、工學院、理學院、藝術學院、傳播學院、民生學院、管理學院、外語學院、法律學院、社科學院、文學院、教育學院),50個學系,現有學生27,000多位,其中有218位澳門學生,就讀於文化、歷史、哲學等學系。江漢聲說,輔仁大學是以專業發展與人文關懷並重的國際化天主教大學,並以建設醫療和設計為辦學主軸,追求真、善、美、聖校訓,致力於中華文化與基督信仰交融,促進社會均衡發展及增進人類福祉,輔大附屬醫院將於明年啟用,各學院科系將進一步加強合作,務求將輔仁大學打造成擁有醫學系及醫院的私立綜合大學,輔大澳門在校同學和台灣同學很照顧港澳生,他們對此感到非常溫馨,在臺灣就學,同學及師長間的互動相當密切、熱絡,彼此間的感情也非常好。
澳門同學和中學老師們互動時表示,台灣風土人情及生活水平與澳門相近,可以很快學習獨立並適應環境、且大學有著多元的學科、豐富的社團,可以研究學問,學習領導及與人互動合作,也可以和產業接軌,是吸引他們來台升學的主要原因之一,學成後會選擇回澳工作、也有部分澳門同學將續留台或選擇再赴其他國家深造。
另外,參訪團還到四四南村,了解臺灣眷村發展歷程以及文創產業發展情況,並到大黑松小倆口牛軋糖創意博物館參觀。之後,參訪團轉往宜蘭縣,參訪宜蘭大學、淡江大學蘭陽校區、佛光大學等,回程時,將拜訪桃園中原大學。
關於我
新聞大聯盟/新聞聯播單位/合作媒體
- 高雄市雲網路多媒體新聞協會
- 高雄市新聞從業聯盟總會
- 高雄市新媒體記者聯誼會
- 高屏新媒體記者聯誼會
- 港灣新聞網
- 高雄港區新聞網
- 記者爆料網
- 賴傳媒
- 波新聞
- 南部最大聲
- 崛起新傳媒
- 新角度傳媒
-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 17news 民生好報
- 瑩響力傳媒
- 屏東時報電子報
- 號角新聞網
- ENN台灣電報
- 探即新聞 | TanJiNews
- 蒂思綠新聞T.THREE NEWS
- 台灣新聞雲報
-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
- 視點新聞網]
- 福爾摩沙時報
- 好報新聞網
- 商報新聞網
- 京海傳媒
- 飛揚新聞
- 蹦新聞
- 本平台以專業、客觀、公正為核心,透過新聞網站與電子報系統,定期將重要新聞與評論傳遞至多元讀者群。涵蓋範圍包括:
-
-
政策決策圈:中央及地方行政單位、民意代表辦公室
-
公共治理圈:各縣市首長、地方民代與社會團體
-
產業影響圈:全國公協會、產業意見領袖與專業社群
我們致力於讓新聞資訊直達關鍵讀者,促進政策對話、產業交流與社會共識,確保公共議題能獲得充分關注與討論。
-
-
-
熱門
-
紅線、黃線、白線到底可不可以停車呢 別再傻傻分不清
2018-01-10 -
反詐Team Taiwan 警政署與企業聯手 公私協力誓言趕走詐騙!
2025-02-12 -
高雄國稅局舉辦107年度租稅法規進修班-洗錢防制法令課程,歡迎報名參加
2018-03-14 -
海外購物注意!半年超過6次進口將被課稅,基隆關提醒民眾查詢
2024-10-02 -
洪門最大山頭五聖山信廉總堂洪金寶接任總堂主暨新貴人斬香大典
2017-05-29
推薦
-
中華新聞報 / 臺東首座星空羅盤啟用 海洋委員會攜手南島民族共築文化地標
2025-10-05 -
中華新聞報 / 從牢籠到《十三年計畫》 謝德慶以生命實驗藝術感動世界
2025-10-05 -
中華新聞報 / 爭取「AI算力專區」聚落設置高雄亞洲新灣區,翻轉高雄再創台灣兆元產業新發展
2025-10-05 -
中華新聞報 / 油價速報!92、95、98汽油價格不變 柴油每公升25.9元
2025-10-05 -
中華新聞報 / 王致遠教授以堅韌人生啟發學生:哪怕走得慢,也要前進
202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