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報導
台灣世界展望會邀您成為寄養家庭、捐款加入兒童守護天使
李文吉、陳芝琴夫婦擔任寄養家庭已服務滿五年,目前照顧的是5歲的小慈(化名),小慈於1歲2個月時進入寄養家庭生活,在李先生及陳太太的悉心照護下逐漸成長茁壯,兩夫妻把小慈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與寄養姐姐同住一間房,也同睡一張床,在重新裝潢房子時,小慈跟寄養姐姐一起選了最喜歡的粉紅色作為房間的顏色,「每天看到小孩的成長都帶給我們夫妻許多感動,這儼然已經變成一種使命感,也是促使我們繼續擔任寄養家庭的動力!」夫妻倆同聲說。
在擔任寄養家庭這段期間,夫妻倆不僅幫助了有需要的孩子,同時也看見自己孩子的改變,他們心地變得柔軟,也更容易看見別人的需要。小慈知道自己並非家裡親生的小孩,好幾次詢問「我能不能一直住在這裡?妳一直當我的媽媽好嗎?」全家人聞言都感到十分心疼,李文吉表示:「雖然帶寄養的小孩很累,付出的心力比帶自己的小孩更多,且壓力也更大,但在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的多種撫育課程幫助下,與其他寄養家庭有許多互動及交流,自己也藉此充電且學習更多教育的知識,我想我們夫妻倆都會堅持下去,繼續擔任寄養家庭。」
擔任寄養家庭三年的王清順及葉秋美夫婦目前照顧的是10歲的小詠(化名),由於原生家庭的關係,小詠時常處於情緒不穩的狀態裡,偶爾會對師長大聲咆嘯,王先生及王太太付出許多心力照顧他,每天睡前都會陪著小詠聊天,安撫他的情緒,幫助小詠能安穩地入睡,夫妻倆說:「這三年我們學習了很多寄養家庭的相關課程,也照顧了四個孩子,我們都真心希望他們能快快樂樂地成長,這三年感謝台灣世界展望會社工老師的勉勵與協助,雖然有挫折但也有滿滿的喜樂,我們也勉勵自己莫忘初衷,繼續幫助有需要的孩子,給他們一個溫暖的避風港。」
家庭寄養服務是政府結合民間團體所進行的一項家庭式安置照顧計畫,當兒童或少年的親生家庭暫時或長期無法提供他們所需之照顧時,經由社會局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幫助他們尋找一個暫時的家庭,執行安置與教養的工作;同時由政府社政單位輔導他們的親生家庭,直至親生家庭的環境能夠適合孩子正常成長時,再幫助他們重返親生家庭。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林惠君主任表示:「在突然遭逢變故的家庭裡,孩子是最脆弱的一環,許多被不當對待的孩子需要一個暫時的家,提供他們安全的成長空間!」
台灣世界展望會於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屏東縣、高雄市等地開辦家庭寄養服務,更透過全台服務中心宣導兒少保護觀念,以及承辦衛福部委託之24小時「113保護專線」接線服務,讓許多遭受身心不當對待的孩子,擁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心靈避風港;經濟弱勢家庭兒少亦能獲得兒保知識,在安全環境中成長。
台灣世界展望會寄養家庭持續招募中,詳細辦法請電(07)722-4696;並邀請民眾成為保護國內兒少的「兒童守護天使」,捐款支持台灣世界展望會兒童保護工作,幫助更多孩子遠離暴力威脅,可以健康、快樂長大!
圖片說明:王清順、葉秋美夫婦於107年寄養家庭表揚大會上接受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