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慈濟照顧癌弟 兄做志工偏頭痛不藥而癒」

記者莊爵聰/嘉義報導

再過半個月就要過年,慈濟基金會嘉義聯絡處20日(週日)舉行「2018年度慈濟嘉義區冬令發放圍爐暨照顧户歲末祝福」,邀請關懷的個案家庭回慈濟大家庭慶新春,志工烹煮豐盛年菜火鍋提前圍爐,慈濟嘉義社工黃維軒表示,因應個人需求不同,今年首次以物資卡取代生活物資包,讓個案自行添購所需的民生必需品。

黃維軒說,慈濟在嘉義地區共有563戶照顧家庭,平時依照需求給予身心靈陪伴,經濟困頓的家庭則每月生活費補助。對於關懷的弱勢家庭皆定期家訪關懷,若有醫療需求,協助就醫或居家義診,此外,小孩有助學補助、新芽獎學金。歷年來趁歲末年終前夕,邀請所有人除舊佈新,每戶並給予一份約五公斤的民生物品物資包過好年。

去年823水災,首次針對受災鄉親給予物資卡與祝福禮,讓受災戶可以購買需要物品,發現成效不錯。隨著時代演進,關懷也需要與時俱進,考量每個人需求不同,評估差異大,因此今年冬令發放圍爐,首次結合零售業者以物資卡方式發放,物資卡金額評估以戶數人口數有所不同,讓照顧戶能前往零售通路採購物品,但不能購買菸酒,居住在無法使用物資卡鄉鎮的個案,則是發給紅包。

活動邀請嘉義民雄一對志工兄弟檔陳金城、陳榮哲分享接觸慈濟因緣。七年前,感念慈濟無微不至照顧罹患胃癌的七弟,直到臨終仍協助處理後事,因而加入志工行列,將小愛化為守護環境的大。特別的是,陳金城長期飽受偏頭痛之苦,天天靠喝感冒藥水減緩,開始做環保後,偏頭痛竟不藥而癒,兄弟倆全年無休投入環保,樂此不疲。

66歲的四哥陳金城說,父母是歌仔戲演員,育有八子一女,長年攜家帶眷跟著戲班奔波演出,為了讓子女過穩定的生活,父親決定帶著妻兒回嘉義老家,將歌仔戲的豐富經驗,帶入廣播界,讓民眾透過收音機就可以聽歌仔戲。

11張嘴僅靠一份薪水餵養不容易,陳金城跟其他兄長一樣,國小畢業就到糕餅店當學徒,因為工作認真反應佳,跟著師傅到台北展店,直到退伍後才返回嘉義改行從事鐵工。

小一歲的陳榮哲,家中排行老五,國小畢業後到工地工作,當過遊覽車跟拖板車司機,最後返回孰悉的工地,一路爬升到工地主任。學歷不高的他,努力栽培五名子女念到大學,13年前,因肝膽管結石開刀退休。

「老七(弟弟)常因貪杯惹出不少麻煩,可能酒喝太多了,後來去大林慈院檢查,發現罹患胃癌,慈濟把他列為照顧戶,往生前的那兩年,志工經常關懷。」固定收看大愛台的陳榮哲,感念慈濟對弟弟全方位幫助,七年前和四哥陳金城向志工表達希望做些事情,兩兄弟因而投入環保,並同時授證慈濟慈誠。

飽受偏頭痛之苦長達十多年的陳金城表示,過去要靠喝感冒藥水才能緩解,嚴重時一天喝兩瓶。第一天到環保站做環保,偏頭痛竟然沒找麻煩,忘了喝藥水的他一頭栽進環保世界,越做越歡喜,越做身體越硬朗。

住隔壁的兄弟倆天天一起到環保站,開環保車收資源回收物,再整理好的回收物去賣,把環保站當成自己第二個家。陳金城與陳榮哲同聲表示,往生的弟弟雖然生前令人頭痛,卻是生命重要貴人,讓自己能再次投入社會,貢獻一己之力。



照片圖說:排行老五的陳榮哲投入慈濟環保志工後,幾乎全年無休,每天開環保車到環保據點回收。

照片圖說:四哥陳金城過去受偏頭痛所苦,十多年靠喝感冒藥水緩解,自從做環保後,偏頭痛竟然消失,整個人神清氣爽。

照片圖說:陳金城(右)與弟弟陳榮哲(左),兩人因感念慈濟照顧罹癌七弟,決定化小愛為大愛,投身志工行列,用雙手做環保守護大地。

照片圖說:嘉義慈濟兄弟檔志工陳金城(左)與弟弟陳榮哲(右),天天一起做環保,陳榮哲負責開車到各環保據點收資源回收,陳金城則負責將分類好的回收物載去給估價商。

照片圖說:陳金城(左)與弟弟陳榮哲(右) 這對兄弟檔志工表示,父母對於子女教育重視,所以兄弟感情好,沒有吵過架,兄弟比鄰而居,共同投入慈善。

照片圖說:慈濟基金會歷年冬令發放圍爐,每戶發送一包約五公斤重的生活物資包,今年冬令發放圍爐,首次結合零售業者以物資卡方式發放,物資卡金額評估以戶數人口數有所不同,讓照顧戶能前往零售通路採購物品,但不能購買菸酒,居住在無法使用物資卡鄉鎮的個案,則是發給紅包。

照片圖說:慈濟基金會嘉義聯絡處20日(週日)舉行「2018年度慈濟嘉義區冬令發放圍爐暨照顧户歲末祝福」,邀請關懷的個案家庭回慈濟大家庭慶新春,志工烹煮豐盛年菜火鍋提前圍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