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駁二藝術特區的重點計畫「駁二共創基地」, 3月起正式對外營運,位於緊鄰駁二大勇倉庫之華運大樓3、4樓,共1200坪的coworking空間,為剛起步的新創團隊,匯聚產業能量,促進異業交流與產業上下游整合,共創價值、共創知識。共創基地的空間規劃中,令人驚艷的是串連兩個樓層的溜滑梯與鋼管,是大片落地窗外的港區風景,是挑高空間兩層樓高的整面書牆!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尹立表示,「共創基地」的「共」代表共好、共用、共享、共生;「創」是創意、創作、創業、創新;「基地」則是「穩固根基、在地紮根」的含意。因應跨界、跨領域的時代變遷,「駁二共創基地」孕育而生,我們也以創意的方式來思考共創基地的空間規劃,讓工作成為一件有趣的事情,讓溝通帶來更多的靈感,期待透過異業結盟,擴散創意的價值,擴大產業規模,推動高雄城市產業的轉型。
兩層共1200坪的駁二共創基地,除了一間一間大小不等的辦公室,還有一整排面海個人座位區,可以月租、年租,還可以日租。由於舊大樓的挑高有限,文化局將天花板拆除,並將三四樓部分公共空間打通,做為跨樓層的國際級設計藝術專業書牆,而往來三、四樓間,不僅可以爬樓梯,還可以溜滑梯、爬鋼管,充分展現創意無限的思維。
尹立表示:「在共創基地裡,串門子是會帶來產值的。」文化局將與產業最相關的部門「駁二營運中心」與「影視暨拍片支援中心」搬遷入內,還邀請智慧財產法律專業之律師事務所以及熟稔創業服務的會計事務所,以「專業鄰居」的身分進駐,提供最直接即時的服務。共創基地更設置有「共議空間」、「共學教室」與「共享食堂」三個機能性場域,「共議空間」為企業級會議空間;「共學教室」由駁二主辦課程講座,亦可租借場域辦理相關活動;「共享食堂」平常作為進駐者用餐與交流空間外,更規劃廚藝教室與餐飲品鑑活動。
首波進駐共創基地的十六個單位中,【一起設計】的成員都是從北部回到高雄的打狗子弟,擅長老屋再造,曾獲2014年ADA新銳建築獎,原想在鹽埕區找間老屋改造為辦公室,因認同駁二共創基地「打群架」的概念,和「一起設計」的精神一致,選擇加入共創,與更多人一起投入在地設計。【odor funder】創辦人洪晟富,從小在鹽埕長大,原與夥伴共同創立香水品牌LFP香料香水實驗室,進行客製化香水服務,為了完成想回到高雄的信念,在駁二獨立創辦「odor funder」,以品牌嗅覺辨識為服務項目。在上海具有相當知名度的【依璨禮服設計】,創辦人呂旻秀回到駁二成立設計部門,希望培育更多台灣設計人才,她表示「連我自己的女兒也選擇就讀屏科大時尚設計系,一同留在南部打拼。」【滾動綠葉工作室】為共創基地最年輕團隊,更是2014年青春設計節參展學生,畢業後成立桌遊工作室進駐母校和春科大育成中心,因為想更直接面對業界挑戰,選擇離開母校扶持,加入共創基地。
駁二共創基地的所在位址,是於民國71年完工華運大樓,同樣位於大勇路上,距離最近的C1.2.3倉庫,僅有一條必信街之隔。當年由台糖公司提供土地,由中華工程興建成十層大樓,台糖公司分得三、四樓與部分一樓(目前營業中的台糖蜜鄰商店)。台糖公司曾在民國84年將四樓出租做為保齡球場,然後在鹽埕人口逐漸外移後,保齡球館歇業,三樓四樓成為台糖辦公室。2015年,台糖遷回橋頭辦公室後,2016年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承租做為共創基地,開始進行內部大改造。
長期以來培育人才是文化局努力的目標政策,從第一代的「高雄文創設計人才駐市回流獎助計畫」,以駐市或個人工作室型態回流高雄,到了第二代的「高雄文創設計人才回流進駐大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群獎補助計畫」,轉變為快閃店面或是工作坊的形式進駐駁二,而「駁二共創基地」的創建,可說是第三代的文創設計人才扶持計畫。然而「駁二共創基地」所支持的不僅是文創人才,更為所有在高雄創業的新創團隊提供實際運作的協助。
關於我
新聞大聯盟/新聞聯播單位/合作媒體
- 高雄市雲網路多媒體新聞協會
- 高雄市新聞從業聯盟總會
- 高雄市新媒體記者聯誼會
- 高屏新媒體記者聯誼會
- 港灣新聞網
- 高雄港區新聞網
- 記者爆料網
- 賴傳媒
- 波新聞
- 南部最大聲
- 崛起新傳媒
- 新角度傳媒
-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 17news 民生好報
- 瑩響力傳媒
- 屏東時報電子報
- 號角新聞網
- ENN台灣電報
- 探即新聞 | TanJiNews
- 蒂思綠新聞T.THREE NEWS
- 台灣新聞雲報
-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
- 視點新聞網]
- 福爾摩沙時報
- 好報新聞網
- 商報新聞網
- 京海傳媒
- 飛揚新聞
- 蹦新聞
- 本平台以專業、客觀、公正為核心,透過新聞網站與電子報系統,定期將重要新聞與評論傳遞至多元讀者群。涵蓋範圍包括:
-
-
政策決策圈:中央及地方行政單位、民意代表辦公室
-
公共治理圈:各縣市首長、地方民代與社會團體
-
產業影響圈:全國公協會、產業意見領袖與專業社群
我們致力於讓新聞資訊直達關鍵讀者,促進政策對話、產業交流與社會共識,確保公共議題能獲得充分關注與討論。
-
-
-
熱門
-
紅線、黃線、白線到底可不可以停車呢 別再傻傻分不清
2018-01-10 -
反詐Team Taiwan 警政署與企業聯手 公私協力誓言趕走詐騙!
2025-02-12 -
高雄國稅局舉辦107年度租稅法規進修班-洗錢防制法令課程,歡迎報名參加
2018-03-14 -
海外購物注意!半年超過6次進口將被課稅,基隆關提醒民眾查詢
2024-10-02 -
洪門最大山頭五聖山信廉總堂洪金寶接任總堂主暨新貴人斬香大典
2017-05-29
推薦
-
中華新聞報/左營楠梓漢薛兆基冒雨勘查社區 提「老社區新活力」構想
2025-11-11 -
中華新聞報/台灣之光!健力好手陳葦綾勇奪世界錦標賽金牌 賴清德總統致電祝賀
2025-11-11 -
中華新聞報/鳳凰颱風逼近!陳其邁召開第一次防颱會議 高市府全面進入戒備狀態
2025-11-11 -
中華新聞報/移民署高雄市第一服務站推多元文化活動 新住民二代用行動傳愛
2025-11-11 -
中華新聞報/公益31年不間斷 港都電台與創世基金會共推「院望啟程」
202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