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系碩生聯展-遊走・內在風景

【記者莊文/屏東報導】黃淑芳副教授策畫、協同指導業界教師林珮竹,帶領時尚設計與管理系參與「服飾圖案設計企劃」課程的碩士生吳喬雅、張欣萍、葉杏凌、宋怡蕙、徐苡娜、林宜嫻、陳宥羽、蔡佳蓉、趙瑞雲、劉泱辰、張祐翔與陳昱仁等同學,共同進行這一場手工藝與思維的互動,透過遠距對話,激盪出創意的火花。在防疫的艱難時刻,用柔軟的素材溫暖觀者的心。謹訂於110年06月22日下午1:30-4:00 舉行開展線上作品介紹與交流。線上展覽網址(https://ppt.cc/fmaObx),與展者交流(googleMeet連結https://ppt.cc/feYfMx),或email:sfnpust109@gmail.com聯絡諮詢 。

本次預計展出的作品趨向三個主要創作概念:首先,「透過對於不同的觀察方式探索環境」:吳喬雅-夜光:觀望夜晚寂寞世界照亮大地的月光與路燈;張欣萍-鴿鴿呀鴿鴿:將屏東公園的鴿子,以繪圖加入繽紛⾊彩;葉杏凌-枯枝落葉-花花世界:以大自然的枝葉樣態、天然素材及意象,創作出符合環保的手作系列;宋怡蕙-繁花似錦:以木棉花影像轉化成各式布樣設計。

再者,「有一群作品關注生活日常的探索、與人的互動,與自己或與物的思辨」:徐苡娜-舞動繽紛旋律:靈感來自小朋友歡樂嘻耍於落葉紛飛稍縱即逝的畫面,嘗試以不同形式留下精彩;林宜嫻-最後一天,我把自己裝箱:結合行李箱的故事,裝進直覺、自由和回憶;陳宥羽-黑白手繪日常:以撕紙與手繪,塗畫貼近人們日常的生活;蔡佳蓉-縛:以尼龍繩、廢棄黑布編織,投射女權意識。

第三個類別為「探討新舊交替與文化永續」,張祐翔-工共:紀錄工地施工、新舊建築物並置景象,喚起人們多層次的內在共鳴;趙瑞雲-布一樣的琉璃珠:將排灣族代表的12種不同琉璃珠圖形,設計出系列時尚文創品;劉泱辰-非物是物:以傳統圖騰與針黹技藝呈現系列服飾圖案;陳昱仁-布染:以蓮花意象,結合廟宇文化色彩與染藍技法,設計系列服飾。

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在家防疫的同時,一起來參與這一場線上的藝術饗宴。06月22日下午1:30-4:00 舉行開展作品介紹與展者交流。作品亦會分享在學校圖書館網站平台、FB、以及Google網頁供民眾瀏覽。
※作品說明:

一、透過不同的方式探索環境

▲吳喬雅 / 夜光 夜晚的世界,寂寞安靜,照亮大地的是月光還有那堅守崗位的路燈,點亮了本該漆黑的大地,照著夜路行人的影子,那天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絲在燈下一絲一絲,打在了樹葉上,無論是剛冒出的新芽還是衰敗的落葉,同時也打動了夜路行人的心。 作者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碩生,服裝設計專長、電腦繪圖,興趣畫畫看書及夜跑、觀察大自然 。

▲張欣萍/ 鴿鴿呀鴿鴿 觀察屏東公園的鴿⼦,將鴿⼦有趣的動作與形態,使⽤塗鴉的⽅式表達⾃⼰眼中的鴿⼦;在繪圖的過程中,加入繽紛的⾊彩,與鴿⼦的「咕咕咕」台詞,創作出讓⼈覺得奇怪且想不到的作品。 作者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碩生。

▲葉杏凌 / 枯枝落葉 花花世界 校園植物中有許多種子、落葉、枯枝,這些隨手可得的自然素材,加以創作成手作自然小物,保留自然與純樸,以不增加地球負擔為宗旨;當一場視覺饗宴後,一切回歸平靜,讓一切歸零,只留下你我心中那份最美記憶。 作者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碩生

▲宋怡蕙/ 繁花似錦 屏科大校園位於屏東神山大武山腳下,環繞屏東母親河-隘寮溪,植披物種生態豐富,絳紗弟子音塵絕,鸞鏡佳人舊會稀。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鷓鴣飛的季節,以一地的木棉花贈與眾芳叢裡英雄學子們。 作者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碩生、社團法人屏東縣花木蘭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資深地區文化工作者。

二、 生活日常、自我探索,與人的互動,與自己或與物的思辨

▲徐苡娜/| 舞動繽紛旋律 當小朋友歡樂嘻笑的將樹葉灑向天際,落葉紛飛隨風飄落,猶如蝴蝶翩翩飛舞,亦如舞者像精靈般隨著旋律跳躍,整個時空頓時繽紛絢麗,心不知不覺也跟著旋轉舞動來。 美麗的畫面雖然稍縱即逝,卻也可以不同形式留下精彩。 作者從事服裝業30年之久,現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碩生。

▲林宜嫻/ 最後一天,我把自己裝箱 就像杜開寫的《行李箱》 我的人生是個行李箱, 裏頭裝滿, 一年四季的哀傷。 // 受到郭彥甫的《過境練習》畫作展覽裡行李箱的啟發 想以感性的故事和箱子結合 沒有規則 也許是直覺、自由、幻想、我的記憶


▲陳宥羽 / 黑白手繪日常 利用紙的藝術,展現揉紙、捲紙、撕紙等,並以日常的生活圖像繪製貼近人們,將簡單的畫面營造出有深度的視覺效果。 作者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碩生。

▲蔡佳蓉 | 縛 展品以尼龍繩、廢棄黑布所編織而成,組合成子宮型態,延伸出女權意識。 作者出生於台南,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容造型設計系與師資培育系畢業,現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碩班生。嘗試突破藝術極限、組合拼貼異材質,創作主題聚焦社會議題。
三、新舊交替與文化永續

▲劉泱辰 | 非 物 是 物 由傳統銳變為現代 嶄新的創作組合 吸收傳統養份 結合現代思潮新技法表現 作者現任樂多企業社負責人,以及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碩生。

張祐翔 / 工共 紀錄工地之施工景像、舊時代工廠的面貌,以及建築物之新舊交替,以新舊交替及永續的概念勾起閱聽人對於周遭事物的懷念和體恤工人夜以繼日,以廠為家的刻苦態度。 作者畢業於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現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系碩生。

趙瑞雲/ 布一樣的琉璃珠 將排灣族代表的12種不同琉璃珠,以染布設計出一系列布製品,包括化妝包、筆袋、手提包、壁飾等作品。 作者於屏東市成立雲裳工作室,至今從事布料製作教學已40餘年。於2003年開始進行拼布、刺繡、染布及女裝製作教學。現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系碩生。

▲布染 /陳昱仁 將東港在地精神信仰「東隆宮」的「浮水蓮花穴」與蓮花意象結合作為發想,以及將傳統藍衫廟宇服飾與色彩作為服飾創作設計。 作者曾任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業界協同講師、騰彪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時裝打版師。現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