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河堰造成河川水理條件變化,立委劉建國4/28日邀集環保署、水利署、台電等行政單位與各界專家學者及環團代表,共商台灣未來水資源政策。
立法委員劉建國指出,針對中部地區的大安溪、大甲溪、濁水溪等三大水系召開公聽會探討攔河堰議題,其中濁水溪過去往往是被畫成寬寬藍色大溪,現在溪水已變少,只剩乾涸的大片河床及揚塵,這就是集集攔河堰造成河川水理條件變化,排洪設施造成河床發展成平原,引發揚塵問題後又需花費大量預算處理。
劉建國表示,目前國內攔河堰案例 三分之二都有此問題,水資源是台灣珍貴的資源,面對這樣嚴峻的狀況,我們必需有迅速的應對,對此特別邀集環保署、水利署、台電等行政單位與各各界專家學者及環團代表,共商台灣未來水資源政策。
劉建國強調,已要求各部門優先提供中部三大流域(大安溪、大甲溪、濁水溪),歷年來之耗費資料,以及環保署應加強空污管控,減少揚塵發生,並提供近5年執行成果,以及豐、枯水期空氣品質監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