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永漢/高雄報導】高苑科大因菲生指控實習超時工作,近日不斷受到有心人士與媒體渲染為「學工」與「黑工」學校,更以「中州事件翻版」形容。令全校一千多位國際學生非常憤慨,有五百多位菲律賓、印尼、和越南學生,連署向蔡總統陳情:「我不是黑工!請尊重我們;我們支持教育部國際產學專班計畫;還高苑科大國際辦學清白。」這些學生指出他們是持有合法居留證的國際留學生,也和台灣人一樣,必須合法繳稅,希望社會各界了解並尊重他們,不要說他們:「假留學之名,行在台打工之實」。事實上,這一年來,高苑開大已經有三百多位新南向國際學生畢業,百分之九十的學生都將留台繼續讀研究所或在台就業成為新住民。

▲高苑科大攜手越南學生、老師及企業發起捐助越南中部地區水患義舉
今年四月有一對男女菲生向教育部和媒體投訴,指控學校安排他們去工廠超時工作,「像乳牛一樣被榨乾」,事件披露後,教育部卻一個月內六次突襲高苑科大查核國際學生學習品質,並陪同勞工局與移民署突襲七家企業查處有無超時打工與危險工作不當管理事宜。據教育部官員與企業主管表示,「高苑科大不是中州翻版,學校並無涉入非法打工事宜。」事實上,上週媒體大肆渲染的「菲律賓人力仲介招生」事件,牽涉高苑科大與崑山科大兩校的國際辦學,也是某一在台機構提供「不當聯結」的調查資料,且沒有任何實體證據,而誤導教育部的事實認定。高苑科大已經提供明確事證向教育部申訴中。
其實新南向國際學生在高苑科大表現非常亮眼,今年六月中旬「全國敘事力計畫青年提案比賽」,全國有39隊參賽,只有高苑科大推出外籍生參賽,竟然打入前八強,說明了高苑科大外籍生對台灣社會的融入。此外,綠色能源應用系的三位越南學生通過TOCFL C1級華語檢定,資訊科技系印尼籍學生林永發除了通過TOCFL B2華語檢定,也獲得多張資訊類證照。菲律賓多名畢業學生更表達新南向國際產學專班翻轉了他們的人生。
機自系菲生藍珍妲表示:「四年前我把握住了機會參加新南向政策國產班,雖然在學習及職場上對離鄉背景的外籍生充滿了挑戰與辛苦,但在導師與學校的協助下,讓我在學業及工作上能夠漸入佳境。我認為台灣國產班計畫是非常棒的國際型計畫。」另外,盧嵐心也說:「藉由新南向國產班我獲得了相應的專業知識,同時職場的實習制度讓我在生活上也獲得了生活上的相對保障。在學校學習知識,在實習場域學習產品生產的不同技巧是我在台期間最大的收穫。」
副校長張宏宇也指出:外界對於國際學生實習或打工環境有諸多誤解,其實還有另一根本核心原因,是受少子化影響,本國學生願意到企業第一線服務的比重是逐年減少,特別是第一及第二產業。但是,這卻是台灣長期經濟發展的危機。雖然國家積極投入發展產線自動化與智慧化,但是,先進製程的人才仍是機器所無法取代的,所以,企業面對人力荒,仍必須設法解決。其次,台灣經濟規模不大,企業多進行國際投資,據此,具有雙語並熟知台灣企業文化的跨國人才,自然是企業必須用心栽培的種子人才。這些,都是國際學生對我國產業與經濟發展可提供的巨大貢獻,目前已逐漸蔚為風潮。展望未來,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由於高苑科大位處南台灣科技S廊帶中間的高雄科學園區,已過有上百家企業和學校各科系都有產學訓合作的經驗。近日更有約40家企業和國際知名大廠,力挺高苑科大繼續申辦新南向國際產學專班,以補充台灣少子化的人才短缺,使企業能與學校共同永續發展。高苑科大國際辦學所提供的新南向人才,也都能於畢業後,繼續獲得企業的鍾愛。尤有甚者,越南駐台大使也曾特別蒞校感謝高苑科大偕同越南學生與企業共同為2020年越南水災五萬美金的捐款,印尼大使館也向教育部請求讓高苑科大招收印尼學生。
高苑科大副校長張宏宇特別指出,國際辦學面對台灣社會與少數媒體的質疑,也受到少數有心人士近日在媒體惡意中傷。但是高苑科大仍將秉持著國際辦學的熱誠,配合蔡總統與教育部為國家人才長期發展的「新南向國際產學合作」的政策,不斷精進努力。尤其這四年來的25班「新南向國際產學專班」核准與「跨文化整合」的大學社會責任萌芽型計畫,更是加深加廣了高苑科大國際人才教育對台灣社會的持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