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璟頤/高雄報導】小暑,代表著過了夏至後,正式進入最炎熱的時節,所以有句俗諺是這樣形容小暑節氣:「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同時也代表著2022壬寅年進入下半年的時序。而在八字命理,小暑節氣的到來也象徵農曆六月報到,月建「未」,為燥土,從五行的角度,在在都顯示著小暑這個節氣燥熱難耐的氣候現象。同時,表示小暑節氣,心血管與脾胃為養生保健要注意的重點。
小暑後,天氣炎熱,暑氣上身,多汗少眠,容易感到疲倦,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異常,所以給心臟適量補充鹽分很重要;悶熱的天氣還易使人的情緒出現波動,控制不好,會影響心臟健康,因此要注意調整心態,把控情緒,平心靜氣以養心,防止“喜怒不節則傷臟”。也因為天氣燥熱,易喝冰涼飲料、或吃生冷食物,而引發腸胃不適的症狀。為防止以上問高雄市浩心齋命理工作室邱柏維特別提供飲食原則及穴位保健相關資訊給大眾參考。
【飲食原則】
在盛夏時節,暑氣不斷上升,人體的出汗量增多,即使沒有激烈運動,也會不知不覺流失不少水分,因此補充水分就相當重要。
建議可以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如:番茄、檸檬、酸梅、鳳梨、芒果或是在飲食中加醋,除了可促進口水分泌,解渴、健胃、消化,及對增進食慾都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多食用南瓜、絲瓜、金針、鱔魚,可收養血益氣或清熱平肝的效果。
【穴味保健】
小暑宜多按三個穴位:湧泉穴、極泉穴、陰陵泉穴
天熱除了補水,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身上的湧泉、極泉和陰陵泉等三個穴位。
◎ 湧泉:滋陰降火
炎熱的夏季,出汗較多會傷氣傷陰,容易出現陰虛火旺的症狀,此時要注意滋陰降火,建議多按揉湧泉穴。
位置:位於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於腳大拇指及第二指人字肌的交點處即是湧泉穴。
操作: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大力氣揉20次~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作用:滋陰降火,緩解上火引起的口乾、眩暈、焦躁等。
◎ 極 泉:寬胸寧神
很多人在室外會感覺熱的心煩,即便是回到空調房也不會很快平靜情緒,遇到棘手的工作更是容易情緒化,這個時候不妨按按極泉穴。
位置:位於腋窩的頂點。
操作:雙臂交叉於胸前,雙手按對側腋窩,用手指適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3分鐘左右;然後,左手上舉,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次~50次,反複操作5遍。
作用:寬 胸 寧 神,調和氣血,緩解燥熱引起的心情煩躁、情緒不穩。
◎ 陰陵泉:利水除濕
夏季濕氣較重,一些人會出現脘腹脹滿、不愛吃東西、大便稀溏,甚至水腫等症狀,建議按揉一下陰陵泉。
位置: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的凹陷處。
取穴時,正坐屈膝,用拇指沿著小腿內側骨的內緣由下往上推按,拇指推按到膝關節下的脛骨向上彎曲凹陷處即為穴。
操作:將拇指指端放於穴位處,按揉2分鐘左右,以酸脹為度。
作用:加強脾胃運化,利水除濕,調理三焦,預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發生。
艷陽普照、地熱蒸騰的小暑,正是大地陽氣活動旺盛之時,人體的養生也要著重於「養陽」,才能順應季節變化。當人們忙碌於工作的同時,需注意勞逸結合,適當的休息才能保護人體的陽氣。
這個時節,最好要堅持「少動多靜」,抽空多接近大自然,步行於山中小徑,賞樹木、吸收芬多精;偶而待在環境清幽的室內,閱讀、品茶、納涼,都是很好的小暑節氣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