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國際學生「找頭路、落地生根」,「高雄地區國際學生就業媒合會」熱烈登場

推動新南向、邁向更多元的國際城市,高雄市政府秘書處整合經發局、勞工局資源,與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合作,於26日舉辦「高雄地區國際學生就業媒合會」。陳菊市長致詞時表示,作為新南向政策基地,高雄積極廣納國際人才、全力協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在高雄完成高等教育的國際學生,同時具備母國優勢與高雄經驗,是本土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最佳幫手。秘書處陳瓊華處長指出,本次活動有來自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泰國、美國、蒙古、聖克里斯多福、伊朗、烏克蘭、義大利、香港、澳門、日本等13個國家或地區的同學參與,引薦近30家國內企業提供百個工作職缺,透過雙方的一對一媒合模式,期望藉由本活動讓企業獲得熟悉各國當地母語及當地商業習性的人才,也讓國際人才在高雄落地生根。陳菊市長並宣示,由今年開始,高雄每年將定期舉辦國際學生就業活動,讓企業有更多來自國際、多元背景的好夥伴,也讓高雄成為國際青年「好起居」的國際城市。 

活動現場播放在高雄就學就業成功、落地生根的外籍人士訪談影片–「阮的新厝:高雄」,秘書處特別訪查了4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青年,他們都同樣愛上高雄,選擇高雄,並暢談選擇高雄求學、工作的心路歷程,祝福更多學弟學妹跟他們一樣選擇高雄、找頭路包中(粽)。陳菊市長表示,留下國際生為在地產業注入活力,加速城市啟動與翻轉,是高雄市政府持續努力的方向,本次國際就業媒合會是全台灣第一場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合作的國際學生就業媒合會,不僅使台灣企業擁有拓展海外市場的最佳橋樑,更進一步提升高雄的國際軟實力及能見度。 

此次活動邀請到高雄、屏東地區24家大專院校校長及國際長共同參與,不僅是中央與地方合作,更是市府跨局處共同與在地大專院校的橫向連結,展現產官學合作豐碩成果。秘書處陳瓊華處長指出,媒合會共有近30家徵才廠商參與,分別為國內化工、電子、醫療器材、五金鑄造、資通訊科技、廢棄物回收、生技、管理顧問、樹脂塗料、農漁產加工、機械製造、塑膠產品等領域產業,總資本額近新台幣520億元,平均每家資本額近20億元,並有聚和國際、光寶科技、長興材料、建準電機、東台精機、日月光等知名上市櫃公司,廠商專長多元,具相當規模,並於此次媒合會提供百個職缺、286個洽談時段供高雄地區僑外學生應徵,實屬相當難得的機會。 

陳菊市長除了為在場企業與學生加油打氣,一同品嚐新南向國家特色風味餐點,而端午節將屆,與會貴賓將以象徵祝福「頭路包中」的多國粽子致贈現場學生,期盼現場所有學生都能「找頭路、落地生根」!陳菊市長更表示高雄身為台灣的海洋首都,為協助落腳在高雄的國際學生快速融入高雄市,除了舉辦今天的就業媒合會,今年更規劃舉辦媒合國際學生暑期工讀機會與「全高雄國際學生聯合迎新活動」,以及與布里斯本市政府合辦「高雄高等教育說明會」,以進行教育和產業投資行銷,深化與新南向國家姊妹市的實質交流,以加強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之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