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宣示啟動高雄污水區第二過港段及備援計畫
記者駱獻義/高雄報導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日宣布,高雄污水區第二過港段及備援計畫即將展開,並前往前鎮區視察工程進度。這項工程總經費達54億元,中央補助92%,市府也積極爭取經費支援。原有的單一幹管已經服役40年,現在增設第二條主幹管,以提升管線安全,確保污水系統的穩定性,同時提高安全標準。
主幹管從前鎮區通往過港隧道至中洲污水處理廠,收集市區與高雄港區等民生污水人口約130萬,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幹線。倘若幹管受損,將影響整個愛河水質和高雄港的航運等相關經濟活動,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市府超前部署將風險降低,增設第二條主幹道及備援系統,對整個大高雄地區的污水排洩才能確保安全。
圖說:宣示啟動高雄污水區第二過港段及備援計畫
該工程採用潛盾技術,可以降低對周遭環境的影響,同時確保整個工程能夠如期如質進行。未來,亞洲新灣區的發展也將帶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為了回饋當地民眾,市府請水利局針對周圍景觀進行綠美化和周圍環境改善,包括鄰近公園等。
高雄市污水系統已營運近40年,為確保污水下水道營運之永續發展,積極向內政部爭取經費,並於112年1月初獲得批准,核准建設費為54億元,並依中央補助92%,地方自籌8%的比例籌編經費。
圖說:宣示啟動高雄污水區第二過港段及備援計畫
該工程採用潛盾工法,穿越高雄港處深度約25公尺,至旗津中洲污水處理廠,中華路主幹管由中華路
佈設管線至成功路,另建置三角公園作為中華路主幹管匯入的抽水站。此外,也將檢視已屆使用的污水主幹管,以提高系統穩定性,確保污水下水道的永續營運。
這項工程的完成,將大幅提升高雄市的污水處理能力和水質安全,為當地的經濟和環境保護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市長陳其邁也呼籲市民配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一同守護高雄美麗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