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健康檢測,有量血壓、測血糖,還有動脈硬化檢測,才知道原來身體血壓偏高要注意多補充水分跟鹽分,以前頭昏昏都只想說是太累了,真是太感謝了你們了….」
「看完電影裡的漁工好像看到自已,參加今天活動,也才知道有些權益自己要清楚,但是這些之前沒人跟我們說,很謝謝今天有這個活動。才知道台灣法律對我們的保障。….」現場的漁民分享自己的生活跟參加活動的感謝。
海員漁民服務中心主委翁秀琴表示: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平安基金會海員漁民服務中心長期關心漁民權益及生活,不論是台灣漁民或是外籍漁工,在上帝的眼中,都是祂所愛的孩子,也都是我們所關心的,因著上帝的愛,我們成為一家人。特別在漁民節的前夕,假前鎮漁港舊海洋局大樓中庭辦理「關懷漁民系列活動~健康促進檢測、義剪暨電影欣賞活動」,除為了6月30日的漁民節活動熱身宣傳外,也藉由『漁聲』記錄片的觀賞,讓更多人可以更認識這群海上英雄與海搏命的歷程,更邀請到紀錄片導演袁瑋鍵現場與漁工和參加民眾一起對談。謝謝漁業署跟高雄市海洋局蒞臨指導並提供經費補助,更要特別感謝七賢脊椎外科醫院、高雄市大愛義剪隊、社團法人新住民互助發展協會義剪團隊,在現場提供健康檢測及義剪的免費服務,還有新住民姊妹提供的東南亞美食,當然更要謝謝這些辛勞的海上英雄—所有的漁民漁工,願上帝親自賜福他們的工作平安,順利的結束工作回到故鄉和家人團聚。謝謝大家一起來參加這場知性與感性並俱的溫馨活動。
主任王文秀表示:「我國遠洋漁業人力的運用從早期多由國內漁民、原住民,十多年前開始到聘用中國籍及外籍漁工,且有逐年成長趨勢。但是不僅國內法令對於外籍漁工的權益保障及安全護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多數台灣民眾對於外籍漁工仍有極大歧視及誤解,這次活動最重要目的是讓社區民眾能了解漁工實際的艱難勞動處境,用愛心關懷了解化解隔閡排斥歧視,也協助漁工更加了解自身的工作權益。」
「我本身是印尼華僑,就讀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所。知道有許多同胞遠離家鄉從事漁業工作,讓我想更加了解他們的生活跟處境。而有了拍攝及記錄的想法。過程中也認識很多好朋友,我覺得我不是關心一群陌生人而是我的家鄉同胞。也希望透過影片讓大家更了解他們,而不是排斥他們,他們跟我們一樣都努力生活、都希望獲得幸福」漁聲記錄片導演袁瑋鍵如是說。
現場的漁民及社區民眾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希望未來能多多辦理。民眾王小姐表示:「以前在路上看到外籍漁工因為語言不通、再加上媒體對漁工打架等負面報導,都會感到害怕。今天參加活動跟他們近距離互動,看到記錄片才知道他們跟我們一樣,也都是善良認真的人,而且滿可愛的。」
由於多數的漁工接下來又將出港,投入遠洋捕撈的船隊中。活動尾聲大家齊聚一堂對於本外籍漁工對台灣漁業的貢獻獻上最大的感謝,並且進行出航點燈的祈福活動,祝福在場的每一位漁工都能健康平安回到自己的家。在冉冉浮動的燭光中,現場充滿感恩及祝福的氛圍。大家齊聲說道「珍重再見、歡迎回來再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