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隨著亞洲崛起的郵輪浪潮,基隆港不但不時可見大型郵輪造訪,國人搭乘郵輪出國旅遊已經有更多不同郵輪品牌選擇,甚至吸引國外旅客搭乘飛機來台搭乘郵輪,造就台灣觀光產業新ㄧ波轉型的風潮,根據港務公司統計106年1至6月份基隆港國際郵輪旅客數已有40萬人次,預計到年底將近90萬人次,較去年成長34%。
為了迎接這股風潮,迎合客戶需求營造良好之郵輪作業環境,港務公司除了強化碼頭基礎建設以利各家郵輪公司的市場佈局外,近期藉由公主遊輪海岸業務副總裁(Vice-President of Shore Operations)布魯斯 克魯姆霖Bruce Krumrine造訪,針對郵輪碼頭興建與營運進行深入的交流,借重該公司於全球港口作業的經驗,提供具體可行的建議。克魯姆霖副總裁提到:基隆能容納大型郵輪在市中心進行作業,這是世界少有的天然條件,而依據現有的趨勢條件,臺灣已然在亞洲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應該保有現有的內港客運碼頭優勢,再逐步往外港興建郵輪碼頭,並保留足夠的遊覽車停等及行李處理空間,以符合市場的需求。雙方對於促成郵輪碼頭及旅客中心的擴展達成高度共識,未來規劃以三座母港郵輪碼頭來提供服務,為基隆市港帶來一片榮景。
基隆港在106年6月30日再度以單日1萬5,533名進出港旅客突破歷史新高,同一天有包括盛世公主、處女星、寶瓶星、中遠之星、臺馬之星等客輪在港作業,除吸引諸多攝影及郵輪愛好者用親眼所見、影像紀錄,為基隆港見證這繁榮的一刻之外,未來迎接多艘郵輪母港的情境盛況,儼然已將成為基隆港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