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記者莊文拍攝)
記者莊文/高雄報導
中華郵政公司旗下的郵政博物館高雄館即日起進行營運調整,取消現場導覽人員服務並改為免費開放入館,惟僅限週一至週五及週六上午開放,週六下午、週日及國定假日則一律休館。此變革引發市民不同聲音,部分民眾憂心服務縮減後,館內親子活動與管理品質恐受影響。
(圖片/記者莊文拍攝)
郵政博物館高雄館自民國110年12月設立於高雄火車站站前大樓,作為南部地區的重要文教場館,深受各界好評。館內設有「常設展區」與「特展區」,透過經典珍郵、郵政文物及異國郵情等主題展示郵政文化之美,並搭配「多媒體互動體驗區」,提供送信模擬、光雕投影等寓教於樂的體驗。
然而,根據中華郵政總公司最新指示,高雄館調整服務時間,免費開放個人及團體參觀,但取消假日營運,僅於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及週六上午9時至中午12時開放,原收費標準(全票20元、優待票10元)全面免除。
開館三年來,郵政博物館高雄館共吸引逾3萬5千人次參觀,累積了眾多特色活動與好評,尤其親子共學團與學校教學活動,為館方增添熱鬧氣氛。過去的「小小郵務員學習營」及寒假「飛輪轉運摸彩」活動,讓館內成為市民心中的親子天堂。
然而,變革後不再提供專業導覽服務,外界憂心將影響館內的互動品質。此外,部分市民提出疑慮,免費開放後,可能導致火車站周邊遊民恣意進出,影響場館形象與管理,尤其五星級的洗手間及地毯空間恐遭濫用。
高雄站前大樓位於新車站旁,未來將成為高雄重要的交通與觀光樞紐。高雄館設立之初即結合高雄郵局與周邊文化資源,冀望成為市區內兼具教育功能與觀光效益的場館。市府觀光局與教育局也表示,將在高雄新車站完工後加強合作,力推館內活動。
但在取消導覽服務與假日營運的調整下,如何維持既有的高品質服務與管理,並平衡免費開放所衍生的挑戰,將成為郵政博物館高雄館未來經營的關鍵課題。
郵政博物館高雄館此波營運調整反映出經營成本與資源配置的現實考量,免費入館雖能吸引更多民眾造訪,但取消假日營運與導覽服務可能弱化場館的教育功能與親子互動體驗。此外,管理品質與空間維護問題,亦需加強防範,避免影響市民參觀的體驗與觀感。如何在服務縮減的同時維持館內的高水準,並與高雄新車站未來的觀光發展相結合,將是中華郵政公司後續經營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