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
每年5月的第一個星期二為「世界氣喘日」,今年(114年)適逢5月6日,國民健康署呼應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主題「讓吸入式治療人人可及」(Make Inhaled Treatments Accessible for ALL),提醒氣喘病友落實日常管理,透過四大技巧自我照護,有效降低氣喘發作風險,提升生活品質。
根據國健署110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國內18歲以上氣喘患者中,仍有逾兩成(22.4%)在過去一年出現氣喘發作情形。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氣喘若未妥善管理,可能引發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日常穩定控制與積極治療,是氣喘防治的關鍵所在。
國健署提供四項簡單實用的氣喘管理技巧,協助病友提升自我照護力:
一、減少接觸過敏原與刺激物:常見誘發因素包括塵蟎、花粉、動物皮屑、菸害與空氣污染等,應盡量避免接觸並保持居家環境清潔通風。
二、均衡飲食、補充營養:攝取足夠蔬果、全穀與優質蛋白質,避免高油鹽與加工食品,有助減少慢性發炎反應。
三、運動前暖身、降低誘發風險:氣喘病友可從事中低強度運動,建議運動前進行10至15分鐘暖身,並隨身攜帶吸入藥物及結伴運動,以提高安全性與信心。
四、規律用藥與定期回診:依醫囑使用吸入性藥物,避免自行減藥或停藥,並定期回診調整治療計畫,確保氣喘穩定控制。
國民健康署強調,氣喘雖為慢性疾病,但只要遵循醫囑、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即可有效控制發作、避免急性惡化。民眾可多利用「健康九九+網站」慢性病防治專區,查閱「社區氣喘照護 白話氣喘」等教育資源,掌握最新防治知識與技巧。
氣喘病友只要願意投入自我照護,搭配正確的醫療與生活管理,就能放心呼吸、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