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政部
地方中心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迎來成立30週年,同時也是推動傳統建築民宿標租經營滿20週年的里程碑。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表示,金門國家公園自設立以來積極保存具歷史文化價值的聚落與傳統建築,12處聚落內保留逾千棟閩南合院與洋樓,其中七成以上保存良好,透過修復補助與活化機制,成功讓古厝轉型為民宿、賣店與展示館,創造逾150個在地就業機會,為聚落經濟注入新活力。
金門國家公園是臺灣第一個以人文與戰地史蹟為核心設立的國家公園,自84年設立以來,致力於保存閩南、僑鄉文化,積極推動傳統聚落建築修復與永續維護。截至目前,已補助居民修復292棟傳統建築與165棟具傳統語彙之新式建築,並針對12處聚落推動環境整建、污水處理與公共設施改善,維持聚落風貌與居住品質。
金管處自94年起推動「標租經營民宿賣店」政策,至今已修復92棟傳統建築並轉型為80間特色民宿、4家賣店與8處展館,累積投入經費達7.8億元。去年這些設施營收達4,718萬元,展現古厝經濟潛能,也帶動在地150人就業,為地方創生注入實質動能。
為慶祝雙里程碑,金管處與金門縣傳統建築民宿協會自5月3日至26日舉辦「汝好!金門」古厝民宿節,安排聚落導覽、文化體驗、低碳旅遊等活動,邀請遊客走進水頭、珠山、古寧頭等聚落,感受古厝新生的魅力。活動特設電子集點卡機制,民眾參與導覽體驗、入住民宿或消費即可累積點數兌換限量紀念品。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強調,透過「修舊如舊」的修復理念,結合在地文化、建築語彙與民間力量,共同為文化資產注入生命,並透過民宿經營推動永續觀光與地方創生,實踐傳統與現代共融的美好願景。金管處將持續推動系列慶祝活動,誠摯邀請各地旅客親臨金門,探索聚落新風貌,感受古厝新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