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座衛星星系邁出關鍵一步!賴總統視導福衛八號整備進度

圖: 政府攜手民間產業合作衛星關鍵元件(圖/國科會)

政治中心

我國首個自主打造的衛星星系計畫──福爾摩沙衛星八號(簡稱福衛八號)進入關鍵整備階段,第一顆衛星(FS-8A)預計將於今年8月起運往美國,並於10月發射升空。總統賴清德今(15)日親自前往國家太空中心(TASA)視導整備與驗測進度,強調太空科技是攸關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的重要領域,並期許團隊於6月底前完成所有環境測試,為衛星發射做好萬全準備。

福衛八號為「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中的首項計畫,將建構由6顆高解析度與2顆超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組成的星系,自今年起逐年發射,預計2031年布建完成。該計畫不僅肩負提升我國地表影像解析與即時掌握能力,更致力提升關鍵衛星元件的國產化比例,帶動太空產業自主化。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指出,福衛八號的推進不僅是科研成就,更是落實「競逐太空」政策的重要步伐。政府透過太空產業深耕計畫,結合民間產業資源,讓產官學研協作模式更加緊密,為未來的光通訊、合成孔徑雷達、通訊衛星等項目奠定穩固基礎。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說明,福衛八號影像解析度大幅提升,前6顆衛星解析度可達1米、後2顆更低於1米,未來拍攝台灣地區將可從「辨識模糊車影」進階至「辨識車種」,有效應用於國土規劃、災後救援、地形變動監測等多項領域。與此同時,該星系具備團隊合作成像能力,拍攝頻率自每2日提高至每日3次,將建構更為綿密的地表監測網。

除了國內應用外,福衛八號也將助力國際人道援助。台灣遙測影像已透過外交部國合會及「守望亞洲」專案提供災後分析協助,成為友邦信賴的科技夥伴,展現「Taiwan can help」的實力與價值。

目前福衛八號已在66項元件與技術上達成階段性成果,包括國產高可靠度關鍵零組件、新創追星系統與通訊酬載等,未來也將與福衛九號、Beyond 5G通訊衛星等計畫同步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全球太空領域的技術能量與話語權。

▲福衛八號由6(高解析度)加2(超高解析度)顆光學遙測衛星組成星系,自今年起逐年發射,預計2031年布建完成。/ 福衛八號模擬圖,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賴清德總統今(15)日與國科會吳誠文主委親至國家太空中心(TASA)視導臺灣第一個自製「衛星星系」福爾摩沙衛星八號整備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