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動土儀式(圖/客委會)
地方中心
見證庶民生活與多元文化記憶的苗栗苑裡公有零售市場,(20)日舉行上樑暨歷史建築修復工程動土典禮。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親自出席,宣布投入2,463萬5,000元補助經費,協助修復遭火災焚毀、具有百年歷史的市場建築,盼重建不僅是空間的再造,更是族群文化交融與歷史傳承的重要起點。
古秀妃主委表示,苑裡市場不只是地方經濟命脈,更是語言與文化交流的核心場所。苑裡雖以閩南人口為主,客家族群僅占約26%,但族群間長期共存共榮,形成兼具語言力與文化包容力的社會樣貌。客家人可流利使用客語、閩南語,展現極高的文化彈性,市場場域正是這種文化融合的真實縮影。
此次歷史建築修復案,總預算近億元,客委會雖補助比例為25%,但古主委強調此案在會內列為重點支持。她亦透露,包括屏東竹田、台東池上等市場活化案,客委會補助比例甚至達7成以上,足見對基層文化場域保存的積極投入。
苑裡市場前身可追溯至清代市集,1907年興建、具備日治時期木構工法特色,2019年公告為歷史建築。然而2018年一場祝融摧毀多數結構,歷經六年籌備,如今終於動土,對在地居民而言意義重大。
動土典禮現場,包括立委陳超明辦公室代表、文化部文資局長陳濟民、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副署長陳秘順、苗栗縣副縣長邱莉莉與苑裡鎮長劉育育等貴賓皆出席共襄盛舉。未來新市場落成後,將提供在地民眾一處兼具安全、舒適與文化底蘊的生活場域,見證苑裡再度展開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