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文沙龍海報「境主神的職能和醮儀的意義—金門傳統聚落境主廟的神明醮慶」(圖/國科會)
地方中心
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主辦的《人文沙龍系列》活動,將於2025年6月20日(星期五)下午2時推出最新一期影片「境主神的職能和醮儀的意義——金門傳統聚落境主廟的神明醮慶」。本次活動邀請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教授唐蕙韻,深入解析金門獨特的民間信仰與醮儀文化,帶領觀眾從「無形」視角重新認識這座充滿人文底蘊的島嶼。
活動影片將於《人文沙龍》YouTube頻道首播(https://www.youtube.com/@nstcsalon),並同步於活動官網(https://nstc-salon.mystrikingly.com/blog/095)與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umanitiessalon)更新資訊,歡迎對地方文化與民間信仰有興趣的民眾線上參與。
唐蕙韻教授指出,金門的信仰系統深植於村落、宮廟與祖厝之間,彼此構成穩固的社會網絡。俗諺「無宮、祖厝不成鄉里」,道出聚落與廟宇密不可分的文化邏輯。在地方信仰實踐中,「境主神」不僅是地方守護神,也在社會秩序、生活儀式中扮演調節與保護的重要角色。
講座內容將從民眾求神問卜的乩示案例出發,剖析信仰實踐如何轉化一般群眾從風俗參與者,成為主動維護的信仰支持者。此外,影片也將展示金門建醮酬神現場的動態展演與儀式布置,說明境主神與村落居民之間的精神連結與集體認同,具高度文化價值。
唐蕙韻教授長期致力於金門民俗、信仰與文學研究,曾主持多項國科會專案,包括2017年「金門民間境主神信仰之數位人文地理考察」計畫,建構金門各主神分布與信仰結構資料庫,並進行信仰實踐、無形文化資產與性別信仰議題的深入探索。此次線上導覽延續其研究脈絡,提供豐富史料與田野成果,具高度學術與文化推廣意義。
活動聯絡人為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助理研究員魏淑美,電話:(02)2737-7179,歡迎各界洽詢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