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違規轉運中國貨 基隆關宣導產地聲明強化審查

產經新聞

為強化通關效率與深化業界溝通機制,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於114年6月27日舉辦本年度第1次運輸業、倉儲業、報關業及承攬業聯合座談會,吸引來自產業界多個公協會代表踴躍出席,包括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中華民國貨櫃儲運事業協會、基隆市國際輪船商業同業公會、基隆市船務代理商業同業公會、臺灣商港事業發展協會、基隆市報關業職業工會、新北市與桃園市報關商業同業公會等多個單位代表與會。

會議開始前,基隆關副關務長吳慧燕代表頒發獎狀,表揚本年表現優異之30位專責報關人員與5位績優自主管理專責人員,肯定其在促進通關作業品質中的重要貢獻。此外,亦邀請中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秦家莉以「貨櫃倉儲業結合科技與實務,創新實踐的秘辛」為題進行經驗分享,獲得與會者熱烈迴響。

座談會由副關務長吳慧燕主持,除針對業者提案進行充分討論外,並逐一宣導近期重要通關與管制措施,促進政策與業務規範透明化。業者提出針對出口郵包與暫准通關等仍採書面作業項目,建議將申請結果整合揭露於線上系統,以減少因資料落差而產生的操作困難,有助提升整體通關效率與資料一致性。

座談會期間,基隆關亦針對近期須注意事項進行重點提醒,包括出口涉及《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產品時,報單應詳列學名、俗名及貿易署核發許可證號並附相關文件;另因應國際貿易敏感議題,特別提醒輸美貨品須檢附產地聲明書並正確標示產地,以防範中國貨品藉由臺灣違規轉運至美國之風險。

在港區物流秩序管理方面,基隆關亦重申,運輸業者應依規完成貨櫃交接與進儲作業,不得將責任轉嫁予拖車司機,以共同維護港區作業效率與職場秩序。

基隆關表示,透過本次座談會展現產官合作精神,不僅為業者創造表達意見的平台,也加強政策宣導與溝通成效,期盼未來能持續深化與各界夥伴的合作,建立更為暢通、透明且高效的通關環境,促進我國港埠發展與國際貿易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