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加入文學館家族 與臺文館攜手推動文學扎根校園

圖: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2)日正式締連為全臺第38間文學館家族館舍,由臺文館長陳瑩芳(右)代表致贈建築彩繪畫作一幅以資紀念,由台文所長王鈺婷教授(左)代表受贈(圖/文化部)

地方中心

為深化臺灣文學推廣並強化校園文學教育能量,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臺灣文學館於7月2日舉辦「文學館家族」結盟儀式,正式迎來全臺第38間成員——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結盟儀式於清大校內舉行,由臺文館館長陳瑩芳親自致贈象徵館舍結盟的建築彩繪畫作,由清大台文所所長王鈺婷教授代表接受,象徵雙方攜手合作,開啟文學推廣新篇章。

陳瑩芳館長致詞表示,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作為大學校園內的文學館舍,與中興大學的李昂文藏館、東華大學的楊牧書房相互呼應,是「文學館家族」的重要據點之一。她指出,文學不只是展覽的標本,而是社會關懷與人文精神的延續與發聲,期盼未來透過更多合作計畫,將臺灣文學的價值從校園推向社會與國際。今年11月,雙方也將合辦第22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持續深化學術與文化連結。

周安儀女士致詞時動情表示,「文學一定要活起來」,希望透過文學館家族的資源整合與交流,能促進更多創作與活動,讓臺灣文學走上世界舞臺,發揮更大影響力。

位於清大相思湖畔的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由作家王默人與周安儀捐建,設計靈感來自王默人小說《地層下》中的礦坑意象,由建築師黃聲遠操刀設計,打造出與自然地景融合的文學空間。自2024年落成以來,由清大台文所策劃推動多場文學講座與推廣活動,廣受好評。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出席致詞時盛讚王默人創作深具人文關懷,「用文字承擔時代、用小說記錄真實」,是臺灣文學發聲的重要力量;人社院院長李卓穎則強調,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加入「文學館家族」意義深遠,未來將是文學教育與創作者培育的重要據點。

儀式當天同步舉行《錚骨刀筆書浮生—王默人傳記》新書發表會,並於下午辦理今年首場文學館家族館際交流會議,邀集十多家文學館舍夥伴參與,共同分享經營經驗與合作展望。

臺文館自2015年推動「文學館家族」機制,以「大館帶小館」為理念,串聯全國各地文學館舍資源,藉由增能、共創、共享的合作方式,活絡文學場域能量,促進文學資產保存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