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行政院
政治中心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5)日前往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精米工場視察公糧儲備情形,強調「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期盼導入AI科技升級倉儲系統,強化臺灣糧食儲備量能與韌性。卓院長表示,全球情勢詭譎多變,唯有未雨綢繆、強化糧食基礎建設,才能確保民眾在關鍵時刻有米可用。
肯定斗南六項全臺第一 成為糧食升級典範
卓榮泰肯定斗南鎮農會在推動產銷履歷、小地主大專業農制度、農牧循環、校園食農教育等六項指標達成全臺第一,展現農會與政府協力推動農業升級的成功模式。斗南鎮農會更與農業部合作成立稻米集團產區,契作優質稻米並打造自有品牌,提升農產價值並穩定糧食供應。
投入特別預算 升級糧倉迎戰未來挑戰
卓榮泰指出,政府已於《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中編列1,500億元用於強化國土安全韌性,並投入8億元推動糧倉AI化與改善老舊倉設,其中不少倉儲設備建於日治時期,亟待升級。他呼籲國會支持4,100億元特別條例預算,集中國力全面提升儲糧設施與管理系統。
對美談判持續中 食安與貿易雙兼顧
針對媒體關切對美談判進展,卓榮泰表示政府持續在國際經貿規範下尋求平衡,特別重視工業與農業雙重利益,守住最敏感產品底線,並承諾將在適當時機向國人說明談判結果。
呼籲地方防颱備災 國家力量守住每粒米
面對即將來襲的丹娜絲颱風,卓院長也呼籲各地方政府加強防汛整備。他強調,透過先進科技強化儲糧安全,確保農民辛苦栽種的每一粒米在災害來臨時皆能安全保存、有效配送。
專家報告與實地視察 展現整體升級進程
卓榮泰此行聽取斗南鎮農會秘書張耀裕簡報「糧倉升級與糧食安全基礎建設報告」,及農糧署組長陳祈睿說明「稻米存量安全整備現況及糧食產業升級方案成果」,並視察白米檢驗室、精米與包裝廠區,實地了解糧食從生產至包裝的每一道程序。
陪同出席者包括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經濟部部長郭智輝、農業部次長胡忠一、農糧署署長姚士源、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陳怡帆、立法委員劉建國與張嘉郡、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