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許漢珍司阜示範「大木作技術」落篙技法。(圖/翻攝)
地方中心
被譽為臺灣傳統建築「大木作技術」保存者的匠師許漢珍於7月5日辭世,享耆壽96歲。文化部長李遠聞訊深表哀悼,表示許漢珍一生奉獻於臺灣傳統建築技術與傳承,為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大木作主持司阜之一,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並請文化資產局全力協助家屬治喪事宜。
許漢珍1929年出生,業界尊稱「漢珍司」,自17歲起師承父親許銅爐,投身大木作行列,成為家族中唯一完整承繼漢式大木作主持司阜必備技術者,精通設計、畫稿、落篙、放樣與現場調度。自1950年起從事寺廟興建與修復工作,累積建築及修護寺廟作品逾70餘座,其技術結合現代建築材料與傳統結構,成為臺灣寺廟建築史重要推手。
自2011年起,「漢珍司」積極參與大木作技術傳承推廣工作,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合作,辦理多場傳習課程,包括「臺灣傳統大木丈篙傳習」、「疊斗式大木棟架傳習」、「結網傳習」等,並詳實記錄傳統木作工序與工法,為臺灣建立起大木作技術基礎資料庫。
2014年,許漢珍獲文化部認定為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大木作技術」保存者,2015年獲臺南市政府卓越市民獎,2020年更榮獲第5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肯定其長年對大木作技藝傳承的傑出貢獻。
文化部表示,許漢珍一生致力於臺灣寺廟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其技術與精神不僅代表傳統工藝的極致,更是跨時代的文化橋梁。他無私傳承技藝、推動教育,讓大木作得以延續至今,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與精神典範。

▲許漢珍司阜(右)2020年榮獲第5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由前文化部長李永得頒贈獎座(圖/翻攝)

▲許漢珍司阜講解大木構件(圖/翻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