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突破103萬人 女性參與度高達6成

國民健康署推擴大篩檢政策 有效提早發現、降低癌症威脅

生活中心
為實踐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政策目標,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擴大推動大腸癌篩檢政策,將篩檢對象擴大至45至74歲民眾及40歲以上具家族病史者。截至7月初,半年內篩檢人數已突破103.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26.24%,其中女性篩檢占比達6成,顯示篩檢意識逐步提升。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指出,大腸癌為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二、死亡率第三的癌別,111年新增個案達17,643人,113年死亡人數也達7,000人。為降低癌症風險,該署積極推動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凡年滿45至74歲或40歲以上具大腸癌家族病史者,每兩年可接受一次免費篩檢。

國民健康署指出,採檢流程簡便無痛,無須飲食限制,民眾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找到鄰近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並以採便棒刮取糞便後送回檢驗,即可輕鬆完成篩檢。

篩檢數據也顯示,男性接受篩檢人數為40.2萬人,女性則達63.5萬人,國民健康署特別呼籲男性民眾關心自身健康,定期接受檢查不可輕忽。

該署強調,根據實證顯示,每兩年定期檢查可降低晚期大腸癌發生率29%、死亡率35%。若檢查結果異常,應立即安排大腸鏡進一步確認,若發現息肉亦可及早切除,避免癌變風險,早期發現的大腸癌經妥善治療,存活率更可達九成以上。

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掌握免費篩檢機會,定期檢查,讓腸道健康「腸」保安康,也為實現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政策目標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