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高醫中醫部眼針療法治療新趨勢,守護靈魂之窗的傳統智慧(圖/高醫)
地方中心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中醫部致力推動中西醫整合治療,近年在眼部疾病方面的「眼針療法」展現嶄新療效。中醫部徐靖翔主治醫師運用眼針為眼疾患者治療,搭配西醫診斷與輔助措施,改善視力功能,為中醫針灸療法開創新的應用層面。
中醫眼針療法助患者改善複視
一名40歲林姓男子日前出現嚴重「複視」,雙眼重影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表現。經友人推薦至高醫中醫部由徐靖翔主治醫師進行眼針治療,歷經兩個療程後重影症狀大幅改善。該案例與其他實證結果亦成功刊登於《中醫藥研究論叢》期刊,展現中醫針灸搭配西醫治療在視力保健領域的新突破。
中西合療提升眼疾治療成效
高醫副院長戴嘉言指出,眼睛為靈魂之窗,眼疾如乾眼症、視神經萎縮、青光眼等,不僅影響視力,更嚴重損害生活品質。高醫中醫部結合針灸技術與西醫檢查,如OCT與視野測試,打造完整眼疾照護模式,提供民眾更安心有效的治療選項。
中醫部積極發展眼針療法
高醫中醫部主任蔡政勳說明,眼針療法不同於傳統肌肉筋骨針灸,主要針對眼部與全身疾病,以精細針具刺激睛明穴、球後穴等穴位,深入眼球外肌肉層,深度可達3至5公分。此療法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活化神經與淚腺功能,針體極細並經鈍化處理,兼顧安全與舒適。
多項眼疾可望受惠眼針療法
徐靖翔醫師進一步指出,研究證實眼針可促進眼底微血流與視網膜含氧量,有助視神經再生與延緩退化。乾眼症患者透過穴位刺激改善淚液分泌;視神經疾病及青光眼患者則可活化視神經代謝、穩定眼壓;眼底病變亦可促進微循環與細胞修復,提升整體療效。
專業操作確保療效與安全
由於眼針屬深層針刺,接近眼球與血管神經,操作需極高技巧與臨床經驗。徐靖翔醫師提醒,應由專業中醫師執行並配合眼科檢查,療程前應告知是否懷孕、服用抗凝血藥或有蟹足腫體質。術後48小時內建議冰敷,之後改熱敷以減少瘀青與不適。
結合傳統與現代 守護視力新選擇
中醫眼針療法不僅著眼於症狀處理,更可從調理肝腎、滋養氣血著手,改善體質、調節機能。隨著臨床應用日益成熟,眼針療法成為乾眼症、青光眼、視神經退化患者的新希望,為現代人開啟守護靈魂之窗的新篇章。

▲林先生經過兩個療程的眼針療法,目前眼睛視野已恢復正常

▲林先生(圖左)因為複視關係,眼睛看影像都會重疊,嚴重影響他的生活品質,在經過中醫部徐靖翔醫師(圖右)的診療下,眼睛視野已恢復正常

▲高醫中醫部蔡政勳部主任表示,眼針療法因其獨特療效,成為眼科治療的新趨勢,為眾多患者帶來曙光

▲徐靖翔醫師運用特製細軟針具,從眼眶周圍的睛明穴、球後穴等穴位直接入針,沿著眼球外肌肉層,藉此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活化神經與肌肉,並提升淚液分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