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國小葉瑞珠校長獲師鐸獎 用正向教育哲學培養善良的孩子

圖/翻攝

地方中心

「誰想念校長奶奶啊?」「校長奶奶好想你們喔!」一句親切的問候,道出教育的溫度。榮獲113年師鐸獎的新竹縣興隆國小校長葉瑞珠,用四十餘年如一日的教育信念,陪伴無數孩子與家庭走過成長的道路。她堅持正向鼓勵與尊重個別差異的教育哲學,用行動詮釋教育家的典範風範,也讓興隆國小榮獲第10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績優學校的肯定。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貓頭鷹」

葉瑞珠校長經常在課餘時間親手製作貓頭鷹娃娃贈送學生,象徵每位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她堅信,教育不該一體適用,而要看見每個孩子的特質與潛能。她說:「有些孩子擅長考試,有些則在音樂、體育或創意領域更有天賦,關鍵在於引導他們找到自我價值。」

在校務推動上,葉校長主張從信任開始。每天早上親自站在校門口迎接學生與家長,建立親密感與溝通橋梁。面對學生間的衝突,她更是堅持與家長面對面溝通、還原現場與孩子的真實情境。「孩子之間的衝突,有時不用大人插手就能解決,教育者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孩子。」

創新課程與藝術教育結合 展現學生多元亮點

興隆國小在葉瑞珠的帶領下,結合藝術與學科教學,開展走秀、戲劇、建築展等多元活動,更將藍晒、3D列印、雷射雕刻等科技工具導入課堂,啟發學生創造力與自我探索的能力,成為國內小學推動藝術與科技融合的典範。

陪伴新住民學習 她是「媽媽」也是老師

除了白天的行政與教學工作,葉瑞珠還在成人教育與補校教學長達26年。她看見新住民女性在家庭與社會中的困境,主動攬下補校教職,教授識字、語言與台灣文化,協助她們融入社會,也帶動下一代教育進步。

這些新住民學生親切地稱呼她為「媽媽」,每年母親節還會到她家小聚,展現跨文化教育的深厚情誼與成果。

教育最根本的是品格與善良

葉瑞珠強調:「我不要求每個孩子都優秀,但我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誠實、善良的品德,懂得幫助他人。」在她看來,品德遠比學業成績更為重要,唯有透過日常中不斷的正向引導,孩子才會慢慢建立對自己的認同與信心。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聯絡人林岑羽表示,葉瑞珠校長多年來默默耕耘,不僅是學校經營者,更是學生與家庭最堅實的支持力量,其教育理念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尊重差異的精神,是值得全台教育現場學習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