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名臺捷高教領袖齊聚一堂 探討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

圖/教育部

地方中心

為深化台捷高等教育交流,拓展學術合作新契機,首屆「臺灣-捷克高等教育論壇」於114年7月21日在台北福華大飯店隆重登場。本次論壇由教育部委託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舉辦,共吸引來自捷克17所大學,以及我國超過50所大專校院校長、副校長與國際事務主管等逾百名高教領袖出席,場面盛大,氣氛熱絡。

捷克訪團規模龐大,充分展現對台灣交流的重視。捷克國際教育與研究機構(Czech National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執行長烏爾(Michal Uhl)、布爾諾門德爾大學校長馬列斯(Jan Mareš)、帕拉茨基大學校長柯哈依達(Michael Kohajda)等7位大學校長領軍率隊來台,另有來自17校的國際事務主管共計36人與會。捷克駐台代表史坦格亦親臨現場,展現兩國深厚教育情誼。

開幕式中,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司長李毓娟致詞指出,這是臺捷首次共同舉辦高教論壇,不僅為雙邊合作立下新里程碑,也開啟制度化交流機制。她提到,截至114年,台灣與捷克已簽訂有效學術交流協議共255件,最早可追溯至民國80年,顯示雙方互動歷史悠久且密切。目前在台捷克學生約240人,赴捷克留學的台灣學生則有343人,雙向交流穩定發展。

李毓娟亦強調,去年(113年)我國臺灣大學學術聯盟旗下12所大學,與捷克大學聯盟14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為進一步拓展雙邊教育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本次論壇議題豐富,聚焦於國際產學合作對全球人才培育的重要性,並回顧臺捷多年來的學術成果與經驗,從政策層面探索未來合作可能,涵蓋高教現況介紹、交流成果分享及創新發展策略。論壇更安排一對一交流環節,讓台捷學校能深入探討具體合作模式與方向。

教育部表示,透過本次論壇,將進一步激盪雙方創新教育能量,培育具國際視野、跨域整合能力的人才,為臺捷高教合作注入新活力,攜手打造具競爭力與永續發展的教育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