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AI捕犬新革命!義竹試辦一週捕獲率突破八成

圖/嘉義縣政府

地方中心

嘉義縣政府再度以創新科技領先全台,正式導入由地面與空中系統整合的「AI智慧捕犬系統」,於義竹鄉光電熱區進行為期一週的試辦,即達成超過八成的流浪犬捕捉率,展現極高效率。該計畫由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攜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陳靜茹教授團隊共同研發,結合AIoT感測技術與無人機空拍系統,打造全台首見的智慧化流浪犬管理方案。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簡稱嘉畜所)表示,此次試辦地點義竹鄉為流浪犬密集地帶,特別採用升級版的「犬隻動態即時辨識與警示系統」,透過AI影像分析與民眾通報資料,建立狗群熱點地圖,配合地形規劃設置移動式圍籬數量與位置,並透過團隊一條龍作業進行捕捉、絕育、醫療與收容安置,作業流程迅速且精準。

此次合作的陳靜茹教授團隊已於去年在布袋觀光熱區成功應用此套AI系統,顯著解決當地長期犬隻追車、咬人與環境髒亂問題。今年進一步改良擴充功能後,於義竹光電熱區試辦即達成顯著成果,預計將逐步擴大推廣至全縣。

嘉畜所指出,因應中央犬貓零安樂死政策與日益嚴重的棄養問題,嘉義縣政府已成立動物保護管制隊、獸醫師醫療團與動保稽查員三大專業團隊,六年來已為近四萬隻犬貓完成絕育;同時,近年已累積裁罰棄養、違規餵養等案件超過120件,罰鍰總金額近400萬元。113年度捕犬數量更高達2,827隻,占全國總數21%,居全國之冠。

此外,嘉畜所同步開發「人車牌辨識系統」,大幅提升違規餵養與棄養案件查緝效率。捕獲犬隻將依性情進行分流,兇猛犬隻將由嘉義縣動物保護教育園區收容,性情溫馴者則送往「浪浪就業服務站」接受培訓,轉型為工作犬或療癒犬,落實真正的人道管理。

嘉義縣長翁章梁強調,流浪犬問題並非政府單方面責任,而是全體社會的共同課題。他呼籲民眾務必遵守飼養規範,避免棄養與任意餵食,共同打造更友善、更安全的生活環境。他表示,導入AI科技不只是管理工具,更是動保政策智慧化與人道化的重要里程碑。

未來,嘉義縣將持續推動科技與動保結合的創新計畫,期望成為全國流浪動物管理的領航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