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竹縣政府
地方中心
為深化民眾對文化資產保存的認識與參與,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於114年度舉辦「古蹟價值.共下守護」文資守護員系列課程,共規劃三場教育推廣活動。第一場已於5月9日圓滿落幕,第二、三場將分別於8月13日與20日登場,即日起開放報名。
第二場課程將於8月13日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舉行,以「文化資產價值維護與防災守護」為主題,並由該學院院長簡美玲擔任引言人,帶領學員實地認識竹北六張犁客家聚落的歷史變遷。課程上午場邀請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兼文化資產保存中心主任閻亞寧教授,講授「文化資產價值維護之國際趨勢」與「文化資產管理維護實務」,強化學員對文化資產維護的理念與實作方法。下午場則由中央警察大學消防學系退休教授簡賢文分享「文化資產防減災思維與風險辨識」及「防減災設備與應變措施」,協助管理者掌握應對災害的實務知識。
第三場課程則將於8月20日移師至歷史建築「新埔初級中學大禮堂」(現為新埔國中圖書館)舉辦,主題為「文化資產保存教育推廣」。由新埔宗祠博物館推廣協會理事張寶釧老師引言,介紹「新埔簡史與三街六巷九宗祠」的文化脈絡。課程主講者為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榮芳杰,將以「文化資產教育觀念推廣與政策實踐」及「文化資產管理框架下的文化資產教育與詮釋」為核心,推動文化保存從教育面向向下扎根。
新竹縣長楊文科指出,今年度「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建築群管理維護補助計畫」共核定補助總額高達360萬元,37件申請案全數獲補助,創下歷年新高,感謝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縣議會的全力支持,並肯定縣內各文資管理單位在保存工作上的努力。
文化局長朱淑敏表示,文資保存應以「共學、共享、共榮」的精神推動,透過課程與活動不僅提升民眾參與意識,也有助於推動文資管理單位的營運與轉型。文化局將持續透過教育推廣與活動,加深全民守護文化資產的力量。
第二場課程報名至8月6日截止,第三場報名截止日為8月13日,相關課程簡章及報名方式請上文化局官網:https://gov.tw/Ube;課程花絮與教材資訊亦可至「文資教育推廣」專區查詢:https://gov.tw/g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