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胡ㄧ鳳老師 (右四)與特遠從 嘉義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 院長 釋知賢(左四)/與院秘書 何苔瑄(右三)/及從高雄來的親友們 合影
地方中心
2025年7月26日(六)下午2:30至4:30,台南新營文化中心四樓演講室溫馨洋溢,一場由生命教育者胡一鳳老師主講的《活出生命的光與熱》講座精彩圓滿舉行。現場聚集來自台南、嘉義與高雄等地民眾,一同感受一場融合科技、人文、信仰與慈悲的生命實踐的對話。
一場從感恩出發的開場——四位生命導師的啟發
在演講一開始,胡老師便向大家介紹她「生命中的四位導師」——星雲大師、單國璽樞機主教、父親胡其廉居士,以及常董廖德修。四位典範人物的精神,成為她人生中的明燈。胡老師說:「我之所以能走到今日,是因為心中始終有這四盞燈照亮方向。」
AI共修對話——
胡老師笑稱自己是「3C小白」,但這次為了演講,她首次與AI人工智慧共修,「功能可以學習,溫度必須用心,」過程中履遭挑戰,雖最終 無法與A I圓滿共同完成P P T,唯也感謝與A l共修的過程與互動帶來的啟發。
蘋果實驗的分享現場啟動——語言的能量轉化
在講座中段,她展示「蘋果正念實驗」,說明語言與情緒如何影響物質狀態。她更親自準備10顆蘋果,贈送給現場有緣人,邀請大家回家試驗:「一顆說感恩,一顆說冷漠,看看哪顆先腐壞。」她說:「蘋果的反應,就是我們的映照。」
鳳梨酥與布偶的善意流轉——從學生到法師的三重回饋
講座前,一位胡老師多年前於福華任職時所指導的高餐行銷系學生,特地從台北南下,在短暫停留間親自送上一盒鳳梨酥表達感恩。胡老師回贈隨身書《滿樹桃花一棵根》並親筆簽名,祝福她事業順利,身心平安。這位學生感動表示:「今天真的很開心見到您,您的善心讓身邊的人覺得好溫暖。我也好榮幸能參與善的循環!」
胡老師將鳳梨酥轉贈給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釋知賢院長,感謝她特地從嘉義趕來支持。知賢院長起初婉謝,但胡老師善巧引用《普門品》中「無盡意菩薩供養瓔珞」的典故,她才欣然接受,並更進一步將伴手禮再轉贈予主辦單位,請全場聽眾共享善果與法喜。
這份伴手禮從學生之心,轉為老師的分享,又成就院長的慈悲布施,最終回到眾人手中,如同瓔珞分作二份供奉佛陀與寶塔—法施與物施,在這場演講中,悄然合一。
讓昔日指導的高餐行銷系學生的善意化為一場美好的循環。
更令人感動的是,知賢院長當天也帶來她旅英時購得的布偶及新加坡咖啡,贈予胡老師。胡老師感動表示:「這不只是一份禮物,是一份惦記與深情,是法親的關懷與修行路上的同行。」
南華大學釋知賢院長表示:
「今天帶領終身學習學院秘書,來到新營文化中心,出席胡一鳳榮譽顧問長的演講,真的熱情滿滿、精彩善說,大家都感受到她的真、善、美,充滿忠、孝、仁、愛、信、義及虔誠助人的生命光和熱!感謝這一切的美好,也謝謝有其一家人所展現的好人、好心、好事!」
來自高雄的呂女士伉儷也特地北上分享:
「今天的演講真的很精彩,胡老師親證的事蹟奇妙且真實,深深打動人心,『行三好』三字不絕於耳,回到心中。」
跨宗教實踐——慈悲無界,信仰共融
胡老師亦分享她曾多次與不同宗教信仰者同行朝聖。她說:「信仰不是標籤,而是實踐。」不論是佛教的慈悲,道教的無為,儒教的忠恕,耶教的博愛,回教的清真對她而言,皆為共同價值的體現。她亦展示與教宗方濟各合影、與天主教友人共同祝禱的珍貴照片,道教宮廟交流、回教九龍清真寺參學,感動全場。
靜默行善——講師費化作兩道愛的光
胡老師此次講座的講師費,全數捐出。
- 一半捐給佛教文化建設機構,以一位長年行三好的教育者名義致敬。
- 另一半低調捐給近期風災影響嚴重的台南災區,以回應該單位早年一段靜默的善因緣。
她笑說:「沒有告訴對方,但願他們平安,這樣就夠了。」
她將紅封袋上的字保留下來,並寫下:
「風可以吹翻屋頂,唯無法吹翻人間之愛。」
「你不必偉大,但你可以溫暖身邊的人。」
輪迴轉世不過是換件衣服而已,所以 行三好 在日常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持之以恆 人人都可活出生命的光與熱
。
這是胡老師給現場聽眾的結語,也是她長年實踐「行三好」「活出愛 」「讓社會處處有溫暖」的最真摯的寫照。

▲胡ㄧ鳳老師 特致贈 主辦單位 台南新營文化中心 星雲大師今年墨寶 感謝主辦單位 長期辦理 正向活動 讓民眾 感受到 他們的人生「向前有路 光明在望」 (右 胡ㄧ鳳老師 左 主辦單位承辦人柯女士)

▲感謝昔日指導專題的 高餐學生現已是行銷公司負責人 遠從台北下來 特帶鳳梨酥 表達對胡老師 昔日的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