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來了》降臨大阪 臺文館與臺灣府城隍廟首度跨界合作 打造魔幻文學台日交流新篇章

圖:主祭官臺文館陳瑩芳館長( 右3)率眾人參拜,首排左起為臺南市議會秘書陳明才、民政局副局長吳明熙、府城隍廟郭榮哲主委;右2為甘耀明,右1張嘉祥(圖/文化部)

海外新聞中心
為響應文化部「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系列活動,國立臺灣文學館將於2025年8月10日至20日,於大阪市中央公會堂舉辦《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日文:マジカル台湾)。此次展覽以「妖、魔、鬼、怪、神、靈」為主題,展現臺灣文學中獨具特色的魔幻魅力,並首度攜手擁有350餘年歷史的國定古蹟「臺灣府城隍廟」,開創傳統信仰與現代文學結合的國際交流創舉。

展覽以城隍廟知名匾額「爾來了」作為開場意象,象徵臺灣神祇鬼魅將於展場現身,迎接日本觀眾。展前並於7月27日特別在臺南舉辦祈福儀式,由臺灣府城隍廟與臺文館共同為此次國際文化行動祈願展出順利,傳遞臺灣文學祝福。

臺文館館長陳瑩芳表示,「We TAIWAN」象徵「咱臺灣」,代表台灣文化集體向國際發聲的重要行動。配合日本盂蘭盆節,《魔幻臺灣》展以文學之名呈現臺灣靈異、妖怪、信仰與哲思等面貌,盼讓日本民眾從文學作品中認識台灣文化的多元樣貌。

臺南市民政局副局長吳明熙代表市長黃偉哲出席祈福儀式時指出,此次展覽是臺文館與宮廟文化首度聯手,成功將地方信仰與國際文學平台融合,堪稱跨界典範,未來也期望更多宮廟與文學館攜手推動國際文化外交。

臺灣府城隍廟主任委員郭榮哲表示,「爾來了」匾額蘊含勸世、迎善之意,此次作為展覽主題象徵,極具意義。他表示,這場合作展現臺灣宗教文化的深度與當代表達方式的連結,也象徵著「對外國人say hello」,以文學為語言進行文化對話。

展覽共規劃六大主題展區,包括:

  1. 原住民文化:如夏曼·藍波安的海洋傳說;

  2. 日本文化影響:如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

  3. 臺灣民俗再發掘:如西川滿〈楚楚公主〉、許丙丁〈小封神〉;

  4. 當代通俗文學與都市傳說;

  5. 魔幻與寫實小說;

  6. 詩歌裡的魔幻與哲思。

展覽由宜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策劃設計,文學顧問為作家朱宥勳,藝術家角斯角斯工作室與陳瑋軒亦跨界參與創作。展場設於大阪市中央公會堂融合古典與現代美感的特別室,打造三座大型戲臺,透過裝置藝術、多媒體與互動設計,營造沉浸式的文學體驗。

展覽期間,亦安排多場講座與作家對談活動,邀請張嘉祥、朱宥勳、邱常婷、甘耀明等知名作家參與,探討臺灣魔幻文學的創作精神與文化底蘊。

祈福儀式中,雙方更共同為合作開發的文創商品進行「過爐」儀式,獲得神明加持,這些文創商品將於大阪展覽開幕典禮中贈送來賓與觀眾,象徵臺灣文化的祝福與溫度。

臺文館誠摯邀請日本民眾及前往大阪的旅客親臨展場,共同感受臺灣魔幻文學的神秘魅力,見證台日文化交會的嶄新篇章。

【展覽資訊】

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

  • 展覽期間:2025年8月10日(日)至8月20日(三)

  • 展覽地點:大阪市中央公會堂3F特別室

  • 講座地點:大阪市中央公會堂B1大會議室

  • 活動網址:https://wetaiwan.tw/zh-TW/program/35

We TAIWAN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臺文館陳瑩芳館長(左)手持府城隍廟郭榮哲主委致贈「爾來了」牌匾、郭榮哲主委(右)手持臺文館回贈「魔幻臺灣」特展書籤(圖/文化部)

▲文化部授贈臺文館之A—We、府城隍廟平安符,以及將致贈講座讀者,由邱常婷《獸靈之詩》(左)、臺文館典藏文物西川滿《楚楚公主》(中)及「魔幻臺灣」展覽主視覺(右)(圖/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