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南台灣最強陣容!高醫乳房外科團隊以病人為中心,打造全方位乳癌守護網(圖/高醫)
地方中心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最新乳癌個案指出,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患者即便術後追蹤長達16年,仍可能面臨復發風險,顛覆民眾對「追蹤5年即過關」的舊有認知。高醫強調,荷爾蒙陽性乳癌復發可潛伏多年,長期規律追蹤與適切治療才是保命關鍵。
現年72歲的張女士,51歲時因感覺左乳異樣就醫,確診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並無淋巴結轉移,接受手術與藥物完整治療後持續追蹤達16年。然而,去年在協助鄰居時閃到腰,就醫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骼。儘管震驚,她為了丈夫與兒子積極配合治療,展現與癌對抗的堅強意志。
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暨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教授指出,荷爾蒙陽性乳癌約占台灣乳癌個案六至七成,多發生於約57歲的女性,此階段往往同時肩負家庭與職場責任,一旦罹癌衝擊巨大。雖然早期患者常有良好預後,但其長程復發風險極高,不容忽視。
陳芳銘教授強調,早期乳癌(0至3期)治療以根治為主,包括手術、放療、化療、荷爾蒙與標靶治療,但若病情發展至第4期、出現遠端轉移或無法切除,治療目標則轉向延緩惡化與提升生活品質。
對於患者常誤以為「過5年就安全」,陳教授提醒,國際研究顯示,荷爾蒙陽性乳癌多數復發發生在5年之後,且常以遠端轉移形式出現,復發時間長、風險隱匿。
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理事長、高醫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侯明鋒教授補充,根據一項長達20年的國際研究顯示,第2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患者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於20年內復發,第3期則高達二分之一。即便無淋巴轉移,第5年後仍有20%的復發風險。
陳芳銘教授表示,若患者出現以下三項指標,屬於高復發風險族群:腫瘤直徑超過2公分、年齡小於40歲、細胞分裂指數(Ki-67)超過20%。這些患者即使初期病況穩定,仍須密集追蹤與加強治療。
高醫醫療體系涵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醫岡山醫院及小港醫院,為南台灣乳癌專業照護核心。乳房醫學團隊每年處理約1,000例新發個案,是全台最大專業乳癌團隊之一,具備多專科整合診療與個人化精準醫療能力。
高醫在術中放射治療累積超過1,500例,為南台灣最多,3年內局部復發率僅1.78%。此外,在第3、4期乳癌患者5年存活率方面,高醫表現亦優於全國與醫學中心平均,顯示臨床治療成效卓越。
未來,高醫團隊將持續強化精準醫療、推動臨床試驗與全人照護,整合乳房外科、整形外科、肝膽內科、牙科、臨床試驗中心、社工師及癌症個案管理師資源,從篩檢、治療、心理支持到生活品質照護,全面守護乳癌病友的身心健康與未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