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
近日台灣多地連日豪雨,導致山區多處道路中斷、交通中斷,形成孤島地區,使偏鄉居民面臨慢性病藥物配送困難。為保障居民健康權益,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第一時間指示啟動無人機送藥機制的可行性評估,並由資訊處處長李建璋統籌相關作業。
早在以往公共衛生任務中,疾病管制署即曾評估以無人機協助疫苗與抗蛇毒血清之運送,而資訊處自2024年參與總統府黑客松競賽獲獎後,即攜手經濟部與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於花蓮縣秀林鄉與豐濱鄉進行無人機定點送藥沙盒實驗,並已完成多次成功試飛,證實其技術可行性與應用潛力。
資訊處處長李建璋指出,目前所使用的無人機已具備「超視距飛行」(BVLOS, Beyond Visual Line of Sight)能力,可透過4G與5G行動網路進行即時導航與遙控,即使在臨時失訊的災區環境中,仍可憑藉自主導航系統完成既定路線飛行,成功克服山區地形複雜、通訊不穩等挑戰。
在法規面,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姜至剛表示,針對重大災害與緊急狀況,《藥事法》已針對藥師需親自交付藥品的規範做出彈性處理。當涉及緊急醫療救援任務時,無人機配送藥品可不受此限制,顯示目前法制面已提供科技醫療應變的完整支持架構。
目前,衛福部已主動將無人機送藥機制相關資訊通報各受災縣市政府衛生局,凡是有偏鄉交通中斷導致無法送藥之情形,均可向衛生福利部申請啟動緊急配送作業。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接獲地方政府提出具體申請案件。
衛生福利部強調,科技輔助公共衛生應變不僅可有效降低第一線醫護人員涉險風險,更可於天災期間保障偏遠地區高齡者與慢性病患的穩定用藥,避免病情惡化風險。未來將持續強化科技應用與跨部會協作,建構更具韌性的公共衛生配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