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翻攝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苗栗縣公館鄉作為全台唯一的紅棗產業專區,正值7至8月採收旺季,卻不幸遭受丹娜絲颱風與連日豪雨侵襲,導致嚴重裂果與落果災情。苗栗縣長鍾東錦於8月4日率領農政官員及各級民意代表前往公館石墻村的陳家紅棗園會勘災情,面對幾乎無可收成的棗園,鍾縣長臉色凝重,當場呼籲中央能將天然災害救助金由每公頃8萬元加碼至10萬元,以體恤棗農損失並協助善後清理作業,縣府也將全力配合。
公館農會總幹事林幼詩與兼任產銷班長的石墻村長劉建明指出,紅棗今年本應迎來豐收,但由於接連強降雨導致果實吸水爆裂,再加上日曬形成嚴重裂果現象,不僅造成7至8成損失,更使與農會契作預定的5萬斤紅棗收購量實際僅完成1千斤,市面上出現「有錢也買不到紅棗」的窘境。
根據苗栗縣政府資料,紅棗栽種面積全縣約100公頃,其中公館鄉即佔84公頃,其餘為銅鑼、卓蘭等地。縣長鍾東錦得知災情後,第一時間指示縣府農業處邀集相關單位啟動會勘,今日更會同農糧署北區副分署長黃怡仁、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秘書鍾國雄、公館鄉長何在鑫、農會理事長徐集明等人現場複勘,另有立法委員邱鎮軍與多位縣議員、村里長共同關心災情。
實地踏勘時,紅棗園內情況更為嚴重。雖然樹上仍結滿紅棗,但絕大多數為裂果或爆裂乾癟,地面也堆滿落果,幾無完好果實可採。鍾東錦縣長表示,紅棗為高經濟作物且一年僅收成一次,如今災損嚴重,讓農民一整年的心血付諸流水,令人不忍。
農政官員說明,目前依據《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農損達標者每公頃可申請現金補助8萬元。但農友反映,即使無法收成,仍須自費清理裂果與落果,以防腐爛吸引果蠅,影響來年收成與環境衛生,後續清園費用對災農而言更是沉重負擔。
鍾東錦強調,即使目前法規僅提供8萬元現金救助,但考量實際狀況與清理成本,希望中央政府能彈性放寬,加碼至10萬元,並表明若需縣府負擔地方配合款,將義不容辭。他也透露,行政院長卓榮泰原計畫日前前來公館會勘,惟因故取消,若院長能親臨現場,想必能更體會農友困境。
縣府農業處表示,將儘速彙整全縣紅棗農損資料,向農業部正式提報申請天然災害救助,並協助棗農加速清園復耕,期盼中央體恤苗栗紅棗產區之重大損失,儘快核定與撥付補助,幫助農民早日復原、重建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