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教育部
地方中心
為協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性知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持續推動全面性教育與性傳染病防治措施,致力打造支持性友善的校園學習環境,守護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國教署表示,為因應青少年健康需求並強化其性健康認知,推動課程教學指引、教師專業增能、教材資源整合與到校視導等多元措施,配合地方國教輔導團與學科中心共同投入,提升教學品質。透過「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以及「校園性教育(含性傳染病防治)計畫」等政策,將性教育納入十二年國教「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實踐。
依據國教署規劃,全面性教育八大核心概念已成為教學指引核心,並依學生年齡層設計分齡學習目標,透過研習與教師工作坊提升教學能力,教材與教案更已上架至「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科資源平臺」與「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並針對不同教育階段提供家長參考版本,鼓勵家校合作,共同強化學生對性教育的理解與尊重。
此外,為擴大性教育與性病防治的宣導效益,國教署與教育部、衛福部攜手成立「青少年性教育性健康及性病防治聯繫平臺」,定期召開跨部會會議,盤點資源並推動實用服務,包括設立「性傳染病衛教資源專區」(https://gov.tw/5nq),及提供由13家指定醫院執行的「性傳染病匿名諮詢服務」,更針對24歲以下年輕族群與學生推動「免費梅毒快速篩檢」(詳情見:https://gov.tw/22y),透過多元管道協助青少年獲得安全與匿名的諮詢與檢測資源。
國教署聯絡人陳詩鈴表示,性健康是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重要環節,不僅關乎個人健康,更關係到社會整體尊重與共好價值。未來將持續結合國際趨勢與在地經驗,精進教學策略與資源,支持教師、學生與家長,共同營造健康、安全與具尊重精神的教育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