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蚵田到劇場 潮芳苑展現彰化漁村文化魅力

圖說 : 人劇團與芳苑在地社區居民共創,用這片灘地與海共生的記憶,編織出「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圖/海委會)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由海洋委員會補助、彰化縣芳苑鄉公所主辦,並結合人劇團與在地居民共同參與的「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9日於彰化縣芳苑鄉芳苑國民小學熱鬧啟動。活動以芳苑獨特的潮間帶與泥灘地為舞臺,結合行動劇場、展覽、導覽、市集及音樂表演,呈現漁村文化之美,同時傳遞海洋永續的重要價值,邀請全台民眾走進海與岸的呼吸,共同見證芳苑人對家鄉海岸的深情守護。

海洋委員會指出,114年推動的「看見灘地藝術季」呼應「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鼓勵公私部門運用藝術轉譯海洋文化,縮短國人內心與海的距離。此次活動從傳統蚵田到現代劇場,從沉浸式巷弄體驗到音樂饗宴,呈現芳苑潮間帶多樣性與文化價值,也展現中央與地方攜手推動海洋文化傳承的決心。

彰化縣長王惠美致詞時表示,感謝海洋委員會支持,讓藝術團隊與社區居民攜手共創地方文化亮點。芳苑鄉長林保玲則指出,芳苑文化包羅萬象,這次藝術季是地方藝術文化的重要展現,感謝中央經費挹注,讓居民對海岸與灘地的深厚情感得以實現。

紀錄片導演柯金源自民國100年踏訪芳苑,透過鏡頭讓濕地被更多人認識。112年起,芳苑鄉公所與人劇團合作推動藝術行動,導演蔡旻霓首次訪芳苑後深受感動,與仁愛社區共同創作,112年推出泥灘地演出《芳苑,我們的故鄉》,113年則舉辦《破豆藝術季》,融合花生比賽、露天電影與舞臺劇,獲得熱烈迴響。

今年夏季,芳苑鄉公所、人劇團與社區三方再度攜手推出「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以芳苑潮間帶為創意實驗場,規劃「走讀導覽×在地共演」、「靜態展覽×社區共創」、「音樂市集×夜間派對」及「生態劇場×灘地演出」四大主題活動,兼具文化深度與創意張力。

人劇團團長蔡旻霓表示,創作的核心是來自芳苑人的日常與情感,「潮芳苑」不僅是一場藝術季,更是一場跨世代對話,透過藝文共創發揚漁村文化,也讓更多人認識並關心這片孕育彰化海岸聚落的重要濕地。海洋委員會期盼此模式能引領更多地方政府、社群及團體投入海洋文化傳承,共同邁向永續的蔚藍未來。

▲聚落劇場-社區居民以舞帶路,走進潮光之間

▲生態劇場-在潮間帶搭起舞臺說海岸聚落的故事

▲王惠美縣長與貴賓、民眾一起觀賞「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表演(右起為鄉民代表會陳禮模主席、海委會林麗英處長、彰化縣王惠美縣長、謝衣鳳立法委員、黃秀芳立法委員、芳苑鄉林保玲鄉長)

▲「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於8月9日在芳苑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