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衛福部
地方中心
在全球智慧醫療快速發展的趨勢下,醫療資料結構化與語彙一致性已成為提升資料互通性及推動人工智慧應用的關鍵基礎。衛生福利部今(13)日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SNOMED CT臺灣大會」(SNOMED CT Taiwan 2025),邀請 SNOMED International 專家來臺,與國內產、官、學、研領域先進交流,分享臨床語彙標準推動經驗與最佳實務,展現臺灣在醫療資訊標準化上的新里程碑。
衛福部自推動「次世代數位醫療平臺計畫」以來,已攜手多家醫療機構導入 FHIR、CQL 等結構標準。本次大會聚焦 SNOMED CT 在醫療資料治理、臨床應用與國際互通的重要性,並透過與國際組織合作,協助臺灣醫界掌握最新發展。
衛福部次長 呂建德 在開場致詞時指出,衛福部正依藍圖推動 SNOMED CT 導入,包含專業培訓、落地應用與治理制度,期望各級醫療機構系統性導入語彙標準,發揮結構化資料的價值。他強調,本次大會將成為臺灣與國際標準全面接軌、建立制度性語彙治理機制的重要起點。
上午場邀請 SNOMED International 兩位講者進行專題演講,分別是客戶關係亞太執行長暨全球教育負責人 Liara Tutina,以及合作及研究專家 Suzy Roy。兩人分別以「The Value of Common Clinical Language for Health」與「Driving Intelligent Insights: Use of SNOMED CT in AI and Health Data Analytics」為題,探討 SNOMED CT 在國際醫療標準化的實務經驗,以及在 AI 健康數據分析的最新應用。
下午場以工作坊形式進行,由臺灣專家帶領學員認識 SNOMED CT 基礎概念、關聯關係、臨床應用情境與實作示範,並分享臺灣落地實踐案例,包括臨床診療及影像檢查用語擴展、病歷摘要術語標準化與電子病歷整合等,顯示其在提升資料一致性、可用性與臨床決策支持上的效益。
衛福部資訊處處長 李建璋 表示,SNOMED CT 是連結電子病歷與智慧應用的關鍵橋梁,確保不同系統間的語意一致性與可解讀性。本次會議與工作坊讓臺灣醫界與國際接軌,並為推動醫療資訊標準化及 AI 應用奠定基礎。
衛福部強調,將持續推動 SNOMED CT 在臺灣的制度化治理,並與其他國際標準協同應用,促進跨院與跨系統資料互通,支持智慧醫療發展與公共衛生決策,同時深化國際合作,提升臺灣在全球數位健康生態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