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AI供應鏈技術震撼國際!資策會勇奪「2025 WITSA全球資訊科技應用傑出貢獻獎」

圖說:資策會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支持下,研發「生成式AI供應鏈互動最佳化系統」,於8月19日榮獲有「資通訊界奧斯卡獎」之稱的2025年全球資訊科技應用傑出貢獻獎(2025 WITSA Global Award),圖為資策會數轉院院長林玉凡(右3)代表領獎(圖/資策會)

產經新聞中心
台灣AI技術再登國際舞台!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研發的 「生成式AI供應鏈互動最佳化系統」,於8月19日榮獲有「資通訊界奧斯卡獎」之稱的 2025 WITSA Global Award 全球資訊科技應用傑出貢獻獎。這項技術被譽為「供應鏈AI顧問」,不僅能預測訂單與原料需求,更能提升 20% 庫存周轉率,展現台灣在 AI供應鏈管理、智慧製造、數位轉型與產業韌性 的全球競爭力。

AI供應鏈奪獎關鍵:從缺料恐慌到庫存最佳化

近年國際局勢動盪,戰爭與關稅政策衝擊製造業供應鏈,許多企業陷入「缺料無法生產」或「庫存過剩」的兩難。資策會研發的 生成式AI供應鏈互動最佳化系統,導入 生成式AI問答、RAG(擷取增強生成)技術、訂單預測與智慧決策演算,能協助企業快速分析風險,避免「備錯貨」的困境。

系統如同一位隨身的 AI顧問,可即時回應問題、提供數據分析與決策建議,協助企業面對全球市場快速變動,強化供應鏈韌性。

多元產業落地應用:五金、鋁材、EMS全面升級

這項技術已導入多家製造業者:

  • 五金傢俱製造商:透過 AI 預測原料與訂單走勢,搭配智慧排程,產品達交率提升 9%。

  • 鋁擠型製造業者:能精準預測原料需求,避免庫存過剩與成本浪費。

  • EMS電子製造服務業者:從採購到銷售全流程導入 AI 預測模組,面對人力不足與需求波動時仍能快速調整。

這些成功案例,正是資策會能在國際舞台脫穎而出的關鍵。

資策會願景:打造韌性供應鏈、推動永續發展

資策會執行長范俊逸表示,此次得獎證明台灣的 AI供應鏈技術 已獲國際肯定,未來將持續拓展應用至 食品製造、紡織等產業,協助台灣製造業降低風險、加速數位轉型,並建立具備「預警、應變、自我學習能力」的 智慧供應鏈生態系。

他強調,過去依賴人為經驗的供應鏈決策,已不足以因應全球快速變化,而AI的智慧決策將成為產業升級的關鍵推手。

▲資策會研發的「生成式AI供應鏈互動最佳化系統」能提高製造業決策效率,強化供應鏈韌性升級,圖為系統操作介面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