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 :「東區創生共伴計畫成果沙龍」與會成員大合照(圖/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
地方中心
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 主辦、小鎮文創 協辦的「東區創生共伴計畫成果沙龍」日前於華山文創園區登場,聚焦宜蘭、花蓮及台東三地的創生成果,展現公益如何結合 碳抵銷、永續發展與地方創生,並公開跨域合作三年累積的亮眼成果。
三年深耕 攜手地方共伴共好
「東區創生共伴計畫」自2021年推動,逐步建立跨域合作模式:
-
第一年專注於招募夥伴與陪伴行動
-
第二年盤點宜花東九大影響力議題,並透過線上線下輔導持續推進
-
第三年則協助在地團隊與企業合作,將收益回饋公益,落實「共伴共好」精神
台灣公益聯盟創辦人 鄭龍水 表示,雖然資源有限,但長期投入已逐漸看見 青年返鄉與地方創生 的契機。永續發展部主任 彭美琪 補充,將社會福利與地方創生結合,是顛覆傳統、真正帶來改變的 城鄉協力模式。小鎮文創負責人 何培鈞 則指出,共伴計畫深入農業、社區、產業及人才培育,為地方帶來新資源與新機會。
宜花東成果亮眼 從婦女創業到永續旅行
三地夥伴也分享實際成效:
-
宜蘭「囍感生活」 協助弱勢婦女創造第二收入並給予心理支持
-
花蓮「斜槓生活文化」 培力多元地方青年人才
-
台東「南迴永續旅行聯盟」 透過永續旅行連結國際旅客,支持超過15家品牌,累計近18萬元收益
首創零碳公益會議 與雲科大簽署合作
活動另一大亮點是,台灣公益聯盟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綠色碳公益永續發展計畫辦公室簽署合作意向書,攜手推動 零碳公益。
此次活動透過 Gold Standard國際自願碳抵銷標準 成功申請碳註銷,正式抵銷 2公噸CO₂e碳排放,並由雲科大核定一份 ESG永續報告,成為全台首例 零碳會議活動。雲科大強調,此舉不僅象徵公益與永續的結合,也為台灣在 碳中和、SDGs與碳抵銷實踐 上樹立國際典範。
碳抵銷證明:https://registry.goldstandard.org/batch-retirements/details/218519
邁向永續 台灣公益聯盟持續前行
台灣公益聯盟表示,這不僅是三年努力的總結,更是未來願景的起點。聯盟將持續擔任資源平台與共伴角色,推動 公益深耕社區,實現 長期永續與城鄉共融。
關於台灣公益聯盟
台灣公益聯盟成立於2016年,致力於扶持與照顧 身心障礙者、新住民、貧困家庭、偏鄉學生與獨居長者 等弱勢族群,並持續推動與監督公共政策,願景是打造一個 美好台灣、幸福家園。目前全台弱勢人口逾230萬人,聯盟透過實際行動,串連各界資源,落實社會安全網。

▲楊文廣分享南迴永續旅行聯盟連結國際旅客支持台東在地品牌

▲陳苡佩分享囍感生活在宜蘭的婦女培力經驗

▲台灣公益聯盟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綠色碳公益永續發展計畫辦公室簽署合作意向書,打造公益與永續結合的示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