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海難兵棋推演登場 航港局整合22單位打造最強海域應變網

圖說:航港局偕同22單位順利完成兵推(圖/航港局)

地方中心
為強化台灣在離岸風電場發展下的 海域安全與災害應變能力,交通部航港局於8月21日舉行「114年度離岸風電海難兵棋推演」,由局長 葉協隆 帶隊,並邀集 國家搜救指揮中心、海巡署、能源署、海洋保育署、台中市政府、彰化縣政府、台中港務分公司、大彰化西北風電公司 等 22個中央、地方與民間單位 共同參與,全面檢視跨部門協調與緊急應變量能。

此次推演特別採用「無腳本模式」,模擬風電工作船重大海難事故的完整處置流程,從事故通報、情勢研判、資源調度到跨單位協調,皆即時展現應變能力。過程中規劃 5大情境與10大科目,不僅驗證作業流程,也透過現場實戰討論,提前發現體系可精進之處,確保實際災害發生時,能將 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降至最低,並兼顧 海洋環境永續。

行政院與專家肯定 多方合作展現高效應變

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參議 何孟卓、國際應急管理協會顧問 辜存柱 及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副教授 劉中平 均高度肯定此次推演。他們表示,航港局與各公私部門展現出 跨單位協作與快速反應能力,有效達成「即時應變、減災降損」目標,並建議未來持續深化 情資蒐集、資訊傳遞、指揮決策 等面向,確保台灣海域安全。

葉協隆:建立堅實海上防護網 確保能源轉型安全

葉協隆局長強調,台灣中西部海域是離岸風電場主要建置區,同時亦是 東亞重要航運幹道,海上交通繁忙,營運風險日益增加。航港局將持續與能源署合作,督導風電業者建立自救量能,並秉持行政院指導的「從嚴、從難、求精、求實」四大原則,透過 兵棋推演與實兵演練,反覆檢討離岸風電安全配套與防災應變機制,打造更完整的海上防護網。

他強調,唯有確保 離岸風電安全與海域防災,才能讓 綠色能源轉型與海洋安全雙軌並進,推動台灣在全球能源轉型版圖中持續領先。

▲圖說:帶隊官葉協隆局長致詞

▲圖說:緊急應變即席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