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警報再現 國健署教你防熱傷害三字訣守護長者健康

生活中心

近日全台氣溫飆破35度以上,中央氣象署連日發布 高溫警報,紫外線經常達到危險等級。根據疾病管制署「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統計,114年7月單月就有 683人因熱傷害就醫。國民健康署提醒,長者即使待在家中也可能因高溫高濕環境發生熱傷害,家屬務必提高警覺,落實「涼、補、心」三字訣,守護長輩健康。

長者為高風險族群 室內中暑不可輕忽

國健署指出,年長者因 汗腺功能退化、體溫調節能力較差,若再加上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更容易在高溫環境下出現 中暑、熱衰竭 等熱傷害。特別是部分長輩因藥物影響水分代謝,更容易因缺水與排汗不足導致體內熱能累積,增加危險。

熱傷害三字訣:涼、補、心

  1. 涼:保持室內涼爽,建議冷氣設定26-27度,搭配電風扇加強空氣流通,並減少不必要的電器使用以降低產熱;穿著寬鬆、透氣、淺色衣物,避免陽光直射。

  2. 補:不可等到口渴才喝水,要隨時補充水分。若長輩不愛白開水,可加檸檬片調味,或透過 3蔬2果 攝取水分。若有醫囑限制飲水量或鹽分,應遵循醫師建議。

  3. 心:隨時留心天氣資訊與身體狀況,若出現 體溫升高、皮膚乾紅、心跳加快 等症狀,應立即離開高溫環境,休息降溫並補充水分,必要時盡速就醫。

國健署呼籲:防中暑從日常做起

國健署強調,夏季防範熱傷害的關鍵在於 主動補水、環境降溫與即時警覺。家屬應主動關心家中長輩是否有中暑症狀,並協助調整生活環境。落實「涼、補、心」三字訣,不僅能保護長輩,也能守護家人健康,減少高溫天氣下的健康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