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救護跨國交流 高醫智慧急救震撼日本專家


圖說: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參訪,雙方獲益良多

記者莊文/高雄報導

面對地震頻仍與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台灣與日本都在思考如何縮短急救黃金時間。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醫)26日接待日本NGO「Connecting Worlds」跨海來訪,雙方針對災難醫療、到院前急救系統(EMS)、災難醫療隊(DMAT)及智慧急診設備展開深入交流,為未來台日跨國合作揭開新篇章。

高醫副院長戴嘉言表示,醫學中心角色不僅是醫療照護,更是社區連結與國際衛生的橋梁。急診部主任葉怡亨進一步指出,高醫多年來與消防體系密切合作,從救護教育、災難動員到系統建置,皆是以「縮短黃金救援時間」為核心,Connecting Worlds的理念與高醫相當契合。


圖說: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代表高山祐甫先生()致贈高醫戴嘉言副院長()紀念品,感謝高醫團隊無私分享災難醫療各面向的經驗

活動中,外傷及重症外科團隊特別展示「到院前急救資料庫」與「急診外傷緊急救護智能工作站」。醫師陳昭文解說,該工作站透過AI與智慧科技,整合119現場通報、5G救護裝備與醫院後端資料庫,確保病患抵達醫院前,醫護人員就能完成初步風險評估與團隊調度。

日方代表高山祐輔表示,日本與台灣同樣是地震多發國,兩地醫療體系未來應該攜手合作,形成更強大的跨國防災醫療網絡。日本宮崎大學醫學部救急救命士田之畑李菜更驚嘆:「能在病人到院前就獲得完整資訊,這對醫護判斷與急診分流太重要了!」


圖說:交流活動由高雄市義勇消防總隊第一救護大隊李卓軒副大隊長(2)擔任翻譯

高醫長期參與「救急救難一站通」等跨界專案,並結合5G技術與數位平台,打造智慧救護典範。此次交流不僅讓日本NGO大開眼界,也讓台灣經驗獲得國際肯定。高醫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台日合作,讓急救醫療的專業與科技能量在亞洲區域持續擴散。(圖片/高雄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