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新引擎 五大地熱潛力區探勘成果曝光 蘭陽溪成焦點

圖說:陳金德政務委員與經濟部賴建信次長共同參訪台電公司宜蘭仁澤地熱發電廠(圖/經濟部)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為推動2050淨零碳排與能源自主,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地礦中心)近期公布最新地熱探勘成果,全台十大地熱潛能區中,北宜花東五大高潛力區即占總量八成,顯示台灣具備龐大開發潛力。當前重點聚焦宜蘭蘭陽溪流域,因交通便利、電力饋線完整,再加上地熱條件優越,被視為新一波地熱開發重鎮。

宜蘭素有「地熱寶庫」之稱,清水地熱電廠率先成功商轉,仁澤與土場電廠也在積極推進中。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日前率隊參訪宜蘭多處地熱廠區,並強調地熱不僅是再生能源的重要支柱,更能帶動地方發展與綠能投資。

地礦中心指出,今年首度導入加拿大MobileMT空載大地電磁技術,能夠解析地下千公尺深的熱源分布,大幅提升探勘精準度與效率。這項「空、地、陸三維立體探勘」策略,結合地質調查與學術研究,可快速鎖定深部熱儲層,降低開發風險並加速評估。

在多個潛力區域已傳來好消息,包括大屯山馬槽區發現高達245℃的蒸汽,花蓮瑞穗測得175℃熱水通道,台東延平與海端也突破150℃高溫紀錄。這些成果證明台灣地熱資源的可行性,將為國內再生能源發展注入新動能。

地礦中心強調,地熱具有24小時基載供電特性,與太陽能、風能互補,是能源轉型不可或缺的選項。未來將持續在全台15處具潛力地區展開探勘,並公開數據於「地熱探勘資訊平台」,實現透明化治理,吸引國內外企業投入,共同打造台灣地熱產業鏈,邁向能源自主與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