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選擇適宜乾淨介質,促進根系健康(圖/農業部)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草莓進入夏季育苗的關鍵期,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提醒,健康種苗與潔淨介質管理 是草莓穩定生產的根本。若能在育苗期就落實管理,不僅能降低病害風險,更能確保後續田間栽培品質與產量,減少農友成本支出。
桃園農改場指出,健康草莓苗是影響整體草莓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因為苗株健壯與否,會直接牽動 草莓病害防治、果實產量、栽培效率,甚至影響農民收益。為此,該場特別整理 五大關鍵管理重點,協助農友在夏季高溫環境下穩健育苗。
一、選擇健康母株 避免病害帶入
農友應優先選擇來源可靠、健壯無病害的種苗作為母株,避免自行留苗。因為母株若帶有潛藏病原,極容易在育苗過程中傳播,造成全場受害,影響整體收成。
二、調節微氣候 降低高溫逆境
夏季設施雖能遮雨,但高溫環境仍會對草莓苗造成熱逆境壓力。桃園農改場建議,可適時搭配 遮陰網、排風設備、微霧降溫系統,以維持穩定的溫度與濕度,讓苗株能在舒適環境下健康生長。
三、選用合適介質 促進根系發展
良好的育苗介質應具備 通氣性佳、保水與保肥能力,才能確保草莓根系健全發育。介質選擇正確與否,往往是影響後期植株耐病性與產能的重要因素。
四、加強病害巡查 及早防治處理
育苗階段是草莓病害高風險期,常見如萎凋病、枯萎病等,若未即時處理,可能造成大面積損失。農友應加強 水分管理、設施內環境監控,並定期檢查苗株,若發現異常立即移除病株,並配合推薦藥劑進行防治。
五、定植前徹底清園與介質消毒
桃園農改場提醒,草莓苗定植前,務必做好 介質消毒與設施清理,例如以熱水淋洗或太陽能覆膜方式處理介質,能有效降低土壤性病原菌殘留,為後續高架栽培及田間管理打下基礎。
穩定生產關鍵:從苗期管理做起
桃園農改場強調,健康草莓苗與潔淨介質管理 是草莓穩定生產的第一步。若能在前期即落實五大管理原則,不僅能有效降低病害發生率,還能提升田間作業效率與果實品質,讓臺灣草莓在市場上持續保持競爭力,推動產業朝向 高品質、永續發展 的方向邁進。(圖/農業部)

▲定植前澈底完成清園作業與介質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