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 114年航港局辦理港口國管制檢查員訓練(圖/航港局)
地方中心/高雄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將配合 東京備忘錄(Tokyo MOU) 展開為期三個月的 港口國管制重點檢查行動(CIC),今年的檢查主題聚焦於 船舶壓艙水管理(BWM)。此次行動將涵蓋全台七大國際商港,預計抽查超過200艘外籍船舶,確保符合 IMO《壓艙水及沉積物管理國際公約》 的規範,避免海洋外來物種與病菌因壓艙水排放而擴散,進而影響海洋生態與公共安全。
航港局提醒船公司與船東必須確保船上具備 有效的國際壓艙水管理證書、經認可的 壓艙水管理計畫 及最新修訂版本,並妥善填寫 壓艙水紀錄簿,同時保持壓艙水設備的正常運作,才能通過此次檢查。
航港局局長 葉協隆 強調,台灣已連續八年榮登 Tokyo MOU 船旗國白名單,並於2024年在62個國家中排名第6,創下歷史最佳成績,這對於降低國籍船舶受檢頻率、提升船隊營運效率至關重要。未來,航港局也將持續與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合作辦理技術講習,提供航商檢查清單與因應方案,協助業者做好準備。
此外,航港局也持續強化 港口國管制檢查員(PSCO) 的專業能力,透過培訓提升檢查效能。葉協隆指出,如在檢查過程發現船舶壓艙水系統或文件不符規定,情節嚴重者將依 《商港法》第60條 規定予以留置,直到完成改善才可放行,顯示台灣在 航運安全與海洋保護 上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