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惠宣布嘉義建國二村與復興新村重劃竣工 打造東區新興商業區與眷村文化新亮點

地方中心/嘉義報導
歷經近三年的努力,嘉義市建國二村與復興新村市地重劃工程今(29)日正式竣工,象徵嘉義市東區迎來重大发展契機。嘉義市長黃敏惠偕市府團隊、立委代表、議會議長陳姿妏、多位議員及知名製作人王偉忠出席典禮,共同見證這片充滿歷史記憶的土地,轉化為兼具文化與經濟的新興商業區。

黃敏惠市長強調,這項工程不僅是基礎建設的升級,更是嘉義市「東區大進步」藍圖的重要一環。她感謝議會對預算的支持,以及市府與施工團隊的齊心努力,讓工程能如期如質完成。未來除了土地開發外,市府規劃成立「眷村生活文化館」,保存建國二村與復興新村的珍貴歷史,讓這塊土地不僅承載經濟價值,更延續世代共同記憶。

推動政策加速土地利用

黃敏惠指出,重劃區土地預計於年底完成分配,市府推出開發容積獎勵措施:3年內開發可獲10%獎勵、3至5年5%獎勵,超過5年則不予獎勵,盼加速民間投資,讓城市發展不再停滯。她表示,嘉義市將以「人本、生態、永續」為核心,建構宜居環境,讓這裡成為全台最適合居住與發展的城市之一。

眷村文化與城市再造

曾在建國二村成長的知名製作人王偉忠表示,這片眷村土地承載他無數回憶,也是作品《寶島一村》、《光陰的故事》及紀錄片《偉忠媽媽眷村》的靈感來源。他感謝市府讓這片土地重獲新生,並期待「眷村生活文化館」能讓更多人看見這段文化記憶,將嘉義打造為「全齡共享、共生、共存」的城市典範。

工程細節與城市韌性

工務處指出,本次重劃總經費4.23億元,開發面積約8.83公頃,取得25.14%公共設施用地,包括公園、停車場、廣場與道路。工程納入低衝擊開發(LID)概念,採用透水性鋪面,並建置7,074立方公尺滯洪池,全面提升城市防洪與永續韌性。新道路以色彩植栽打造景觀軸線,新生路已於113年底率先通車,未來將形成結合商業、綠意與人文的都市廊道。

打造嘉義新經濟亮點

文化局補充,重劃後將串聯「KANO園區」、「阿里山觀光」等資源,並引入大型商場、國際觀光飯店,成為嘉義新經濟亮點。這不僅是地方城市再造的成果,更能推動嘉義在觀光與商業發展上的升級,邁向「幸福永續台灣新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