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教育部
教育新聞中心/苗栗報導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教署)秉持「照顧好每一個孩子」理念,積極推動偏鄉 身心障礙學生支持性就業與生活轉銜輔導。國立苗栗特殊教育學校在此政策下,成功協助畢業生 小柚(化名)走出山區困境,順利就業,邁向自立新生活。
外婆罹癌 家庭陷困境
小柚自幼父母失能,由外婆撫養長大,居住於苗栗縣南庄鄉八卦力山區。家庭靠外婆微薄月薪支撐,還需支付房租、生活費及每日下山上學的交通費。去年外婆因大腸癌手術無法工作,家庭失去支柱,小柚的未來陷入不安。
學校全方位支持
在學期間,國立苗栗特教學校不僅協助小柚的交通與生活,更啟動「就業轉銜輔導機制」,由師長與職業輔導員循序漸進陪伴。初期,小柚曾因學習壓力及識字困難而焦躁,但在建立信任後,逐步接受 交通訓練、生活自理、社交互動、職場參訪等訓練,學習如何獨立面對生活。
從實習到就業
在學校安排下,小柚參與長達半年實習,學習補貨、標價、市集銷售等技能。這段過程讓他逐漸展現 數學、語言與人際互動能力,也重拾自信。畢業前夕,經縣府職業評量(職評)轉介,他順利錄取 NET倉儲包裝職缺,成為苗栗偏鄉的成功就業案例。
社會資源加乘
學校並與社政單位合作,安排小柚入住 康復家園,持續進行作息管理與生活訓練,幫助他更好地融入社會。此一成果展現了 教育部國教署、苗栗特教學校、苗栗縣政府社政體系、就業輔導單位與企業的多方合作力量。
教育部強調核心價值
國教署表示,特殊教育的核心價值,就是要讓每位孩子都能在適合的環境發展潛能,並擁有選擇未來的機會。小柚的故事正是 「從學校到社區、從課堂到職場」 的最佳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