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表揚義工(圖/嘉義市政府)
地方中心/嘉義報導
創立於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的 嘉邑行善團,走過六十年風雨,依舊持續在地方發光發熱。今(31)日,行善團於嘉義市滿福樓舉辦「60周年優秀義工表揚暨會員聯誼感恩餐會」,現場齊聚志工與貴賓,見證這段嘉義最溫暖的公益歷史。嘉義市長黃敏惠親自出席,為資深義工頒發感謝狀,並盛讚行善團在理事長 鄭秀玉 帶領下,持續為嘉義注入無窮愛心。
公私協力 災後捐款千萬展現責任
黃敏惠市長表示,六十年來,行善團補足政府資源無法及時抵達的角落,從 造橋補路、救助弱勢到災後重建,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今年七月中度颱風「丹娜絲」重創嘉義,行善團立即捐贈 嘉義市政府、嘉義縣政府 各 新台幣壹仟萬元,協助災後復原,展現了嘉義人的義勇精神。
她強調,行善團的愛不僅守護嘉義,也擴散至 雲林及全國各地,六十年來累積的善念,是臺灣社會最珍貴的資產。
向典範義工致敬
嘉義市社會處指出,本次餐會特別表揚一批長年服務的資深志工,包括 林塗發、張陳素連、黃萬枝、王泉松、黃義榮、張茂欽 等創團元老。他們默默付出數十年,把愛心送到需要的角落。吳宗波班長自民國76年退休後加入行善團,40多年來參與造橋補路,無怨無悔,被譽為最感人的典範。王金章資深理監事,更長期支持團務,持續為團隊盡心盡力。
六十年來的堅持與傳承
嘉邑行善團最初名為「行善堂」,志工們夜間修補道路、白天深入偏鄉修復吊橋,並前往孤兒院、救濟院施米濟貧。1974年改名「嘉邑行善團」,1985年正式成團,1986年至1998年間完成社團法人立案。長年來推動四大志業「造橋、補路、急扶、施棺」,參與過 921大地震、高雄城中城大樓火災 等重大賑災。
理事長 鄭秀玉 在致詞中強調:「行善團不僅是嘉義的驕傲,更是臺灣社會互助精神的最佳典範。未來我們會持續投入,將愛傳遞到更多需要的地方。」(圖/嘉義市政府)

▲圖/表揚義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