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遺忘診療室:政治檔案解讀研習工作坊」東部場活動在宜蘭縣五結鄉「宜蘭青年創生基地」舉辦,圖為現場合影
生活中心報導
「檔案不等於歷史真相。」為推廣政治檔案解讀與人權教育,國家人權博物館攜手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舉辦「遺忘診療室:政治檔案解讀研習工作坊」,以專家授課、實地踏查和學員研討,帶領社會大眾直視白色恐怖歷史。今年活動共規劃四場,率先於8月30日至31日在宜蘭五結鄉青年創生基地登場,現場近百名學員齊聚,展開一場「檔案修復歷史記憶」的探索之旅。
副館長陳淑滿指出,人權館不僅典藏威權時期文物,更透過研究與展覽,持續推動轉型正義。她強調,政治案件的檔案如偵查紀錄、公文與監控資料,是重要的歷史見證,但也可能因制度性偏差而失真,必須藉由學者專業解讀,才能釐清脈絡,還原歷史。
此次活動師資陣容堅強,檔案管理局研究員許峰源說明檔案類型與機關應用流程,國史館修纂處長歐素瑛教授檔案識讀技巧,東華大學教授陳進金則與「羅東紙廠案」受難者簡文憲之孫簡嘉彥對談,揭露官方文書與民間記憶間的落差。31日則邀請在紙廠成長的鄭清華親自導覽,帶領學員踏查園區,感受白色恐怖下居民的生活壓力與抗爭精神。
人權館表示,今年工作坊在形式上有所創新,首度搭配線上課程,由臺北教育大學蘇瑞鏘所長與臺大吳俊瑩助理教授預先建立學員基礎,讓實體課程能進一步深化討論。(圖/文化部)
後續場次資訊:
-
臺中 9/13–9/14 南園酒家、沃茲新創空間
-
新北 10/17–10/18 國家檔案館、人權館新店園區
-
臺南 11/1–11/2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詳細資訊與報名方式,請參閱國家人權博物館官網或報名平台。
「檔案不等於歷史真相。」為推廣政治檔案解讀與人權教育,國家人權博物館攜手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舉辦「遺忘診療室:政治檔案解讀研習工作坊」,以專家授課、實地踏查和學員研討,帶領社會大眾直視白色恐怖歷史。今年活動共規劃四場,率先於8月30日至31日在宜蘭五結鄉青年創生基地登場,現場近百名學員齊聚,展開一場「檔案修復歷史記憶」的探索之旅。
臺中 9/13–9/14 南園酒家、沃茲新創空間
新北 10/17–10/18 國家檔案館、人權館新店園區
臺南 11/1–11/2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學員專注聽講,學習政治檔案的解讀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