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舉辦首場林農有約座談 吳昌祐分署長揭示林下經濟新方向

圖說:臺東分署介紹改良式獵具使用方式(圖/農業部)

地方中心

為強化林地管理與永續發展,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今(4)日在成功鎮老人會館舉辦 114年度首場「林農有約」座談會,吸引超過70名林農與居民參加。座談由分署長 吳昌祐 率隊主持,並有主管與業務同仁到場,與地方林農面對面交流,分享政策新訊並聽取意見。

臺東分署指出,東海岸三鄉鎮(東河鄉、成功鎮、長濱鄉)擁有 760筆租地與8處海岸保安林,是轄區租地最密集的地區,也是 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 申請的主要集中地。為讓年長林農能順利參與,分署特別與成功鎮老人會館合作,提供無障礙設施與接駁車,貼心安排獲得在場肯定。

在政策分享環節,吳昌祐分署長特別強調,今年度林下經濟新增三項作物:竹笙、絞股藍及臺灣白及,搭配既有的段木香菇、木耳、金線連、臺灣山茶、養蜂、馬藍與天仙果,將為林農開創更多元的經營模式。此外,獎勵造林2.0 已正式上路,將獎勵期從20年縮短為6年,採堆疊式獎金機制,並依生產林、非生產林分別規劃,讓林農能依林地屬性與需求選擇最適方案。

至於漂流木撿拾新制,則延續「原則准許、例外禁止」精神,並放寬自由撿拾的條件與範圍。今年更允許裁切與搬運,方便居民日常使用。吳昌祐表示,這些新措施都是回應地方長期建議,讓政策更接地氣。

座談中,林農們對於 森林碳匯與碳權發展 也展現高度興趣。臺東分署回應,林業保育署已建置「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未來將開放更多土地經營者參與,協助林農在永續經營中共享淨零轉型的機會。

臺東分署強調,「林農有約」 不僅是政策宣導的平台,更是傾聽基層聲音的重要橋梁。未來若林農有任何疑義,皆可至成功工作站洽詢,分署也將持續攜手地方,一同推動 森林永續、林下經濟、碳匯發展,打造兼顧生態與經濟的林業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