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參與的貴賓們在黑翅鳶的棲架前大合照
地方中心
臺中市最新賞鷹亮點登場!由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 攜手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與 台灣野鳥協會 共同舉辦的「原來我們那麼近—猛禽生活主題展」,自9月4日至11月2日於 東勢林業文化園區修理工廠 隆重展出。本次展覽以「猛其林」、「猛時尚」、「猛好宅」、「猛航線」、「猛生活」五大主題,帶領民眾走入猛禽的世界,了解牠們如何在自然與城市之間遨翔,並認識猛禽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 指出,展覽以食衣住行的日常切面,讓觀眾輕鬆認識猛禽的食物來源、遷徙模式與築巢環境。透過 黑翅鳶、黑鳶與草鴞 的生態案例,更揭示猛禽所面臨的棲地流失與食物不足等挑戰,並介紹如何藉由 架設猛禽棲架、友善農業契作黑翅鳶米、草鴞生態服務給付 等方式,推動猛禽保育,讓人類與猛禽能和諧共生。
展區特別利用修理工廠挑高的建築結構,懸掛巨幅猛禽影像,模擬猛禽掠過天空的壯麗姿態。現場還展出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與 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 提供的羽毛、食繭以及多達9種猛禽標本,讓觀眾能近距離觀察猛禽的銳利眼神與野性之美。
據統計,目前臺灣已記錄超過 50種猛禽,其中包含大冠鷲、赤腹鷹、東方蜂鷹、鳳頭蒼鷹、松雀鷹及稀有的熊鷹等珍貴物種。光是在 大雪山林道沿線 就可觀察到25種猛禽,涵蓋近半數臺灣猛禽紀錄,讓大雪山成為中部賞鷹的重要據點之一。
臺中分署 誠摯邀請全國民眾前往東勢林業文化園區,透過主題展重新認識猛禽,學習牠們在生態系中的獨特角色,並一同守護這些天空的霸主。最新活動訊息可至臺中分署或園區官方臉書查詢。(圖/農業部)

▲圖說:展覽以猛其林介紹猛禽無肉不歡的食性

▲圖說:展覽中以猛時尚介紹猛禽身上的羽毛兼具識別求偶與保暖生存的功用
